网页客服,欢迎咨询
商圈信息
      商圈信息
  • 圈主:zhujp
  • 粉丝:2 人
  • 人气:1124 关注度
      联系方式
  • 电话:021-59997393
  • 地址:上海嘉定区华亭镇澄浏公路与高石公路路口北侧
中美金融高层圆桌会-第二场讨论实录
2011-11-15 21:16:09 957
  • 收藏
  • 管理

      中国企业家俱乐部的37位理事,代表中国民营企业家群体将于2011年11月6日至18日访问美国,访问将以“探寻创新合作与企业家精神”为主题,通过与美国政、商、学界的交流,寻求中美经济合作与发展新机缘。以下为中美金融高层圆桌会第一场讨论实录:中美金融高层圆桌会第二场讨论实录:

      主持人:张岚岚-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及中金美国证券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

      领衔对话嘉宾:

      柳传志  中国企业家俱乐部理事长、联想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

      朱新礼  中国汇源果汁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冯  仑  万通投资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鲁本·杰弗里三世(Reuben Jeffery III) 洛克菲勒公司首席执行官

      肯·哈诺(Ken Hanau) 3i集团(北美)执行合伙人

      德瑞克•莫恩(Deryck Maughan) KKR公司合伙人

      对话主持人:唐  越  蓝山中国资本创始合伙人

      自2008开始的金融危机,其后遗症已在全球显现:宽松货币政策导致新兴市场的高通胀问题,欧洲债务危机和美国的高失业、低增长等等,使实体经济复苏更为脆弱,全球市场大幅震荡,市场估值大幅下调。如何在全球市场大重组的格局下做到“人弃我取”,在有效规避风险的同时把握全球性的投资机会,做到资产保值增值,将是中美投资者共同面临的严峻挑战,沟通与合作亦是共赢的必由之路。

      1. 跨国金融投资者和商业领袖如何共同迎接当前错综复杂变局下的挑战?

      2. 在中国和美国有什么新的投资机会?

      3. 为了寻求更好的回报,跨国合作又面临着怎样的挑战和机遇?

      张岚岚(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及中金美国证券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我们现在进入第二个专题,第二个专题是讲变局下的全球投资机会,首先我来介绍这位主持人,我们的主持人是非常重要的中国投资人唐越先生,他是蓝山中国资本的创始合伙人,他在加入蓝山之前也是开创了e龙网,是e龙网CEO和创始人,并成功使e龙在纳斯纳克上市,下面有请唐越先生介绍嘉宾。

      主持人唐越(蓝山中国资本创始合伙人):我非常荣幸地在这里主持这样重要的专题讨论,我们有非常重要的六位演讲嘉宾,其中三位来自于中国,他们是各自行业领域中的领袖,同时,他们和非常重要的投资公司也都有合作。下面,我们进入专题讨论。

      首先我介绍柳传志先生。首先祝贺柳总最近很成功的将联想电脑的领导权第二次传给了杨元庆,下面柳总可以花更多的时间来考虑联想新的创意以及新的发展。未来几年柳总计划在新的领域进行投资,其中包括消费品、农业以及化工行业,我想问一下柳总,您觉得在消费领域和化工行业有什么样的投资机会?为什么您觉得联想有这个竞争优势?

      柳传志:上一场讨论的时候谈到了消费将会成为中国拉动GDP的一个主体,在我们自己眼中,我们往哪个方向去做的时候,我们很看重关于消费的问题,因为在lenovo的时候我们明确的感到中国的五、六级城市或者农村有多么大的消费能力,在04年的时候,我们在中国销售电脑400万台,去年在中国销售电脑是1800万台,而很大一部分是来自于哪里呢?是来自于五、六级城市,就是中国的城镇,接近农村的地方。在这个地方确实有庞大的消费能力,另外我所投资的企业有一间做PE的基金管理公司,还有一家VC。做PE的基金管理公司也投了若干个带有吃、穿、用的消费领域,主要是中低档卖给农民工等人群,这方面发展的速度非常快,利润相当不错。说明中国消费领域的空间还是很大的。

      这里面还有两个大的空间:第一个就是过去在中国的农村由于土地被限制,土地不能买卖,这样的话把很多的农民约束在土地上,现在土地可以流转以后,中国就有很多事情可以做了,会释放出大量的劳动力,这些人有了新的岗位以后能挣更多的钱,城镇化以后这些人是对消费有很大需求的群体;第二个确实中国政府逐渐开始注意通过减税等等方式让中国的劳动者能够有更好的收益,比如说把个人消费所得税最低限度增加到3000元,我们认为应该从5000元收起差不多,因为中国政府现在税收越来越多,我们希望他们能够把更多的税收让给消费者,我觉得最起码这是有空间的,从这两个角度来讲都是很好的机会。

      比如像我们做农业食品,我相信在中国有相当大的人群,我估计大概上亿以上的人愿意多花代价能吃到更安全、更可靠、高品质的食品,但是为什么以前做不到呢?这里面确实有多种因素,其中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包括刚才我说的土地不能集中使用,那就没法保证食品的安全,当这一点能够解决以后,愿意做长期投资的人、长期建设的人就敢去做这个领域了,不然的话从农业生产到运输、到冷冻、到加工等等这么多过程,每一个过程出了问题都是很大的问题、都是风险。但是由于投到生产加工的这个地方,不能够让你变成农业工厂或者是能够集中的控制住,包括农民,这时候其实风险也是很大的。所以当中国政府的政策有所调整以后,愿意长期投入取得回报、不着急取得回报的,而且自己相信有管理能力,企业有很强的文化的就敢进入到这里面去,进去以后我想未来农村的城镇化一定也是我们将来能涉及到的问题,在投入领域里面一定会注意到怎么样让这些农民住在一起,于是对房地产业也会有所触动、对零售、销售行业都会有所影响。实际上如果把若干个行业有能力连到一起的话,消费领域这里面还有很大的行业空间可以发展、利润空间可以发展。而且应该讲不算是初步开发,已经动手开始做了,我们策划了几年,现在逐渐开始行动,而且到目前为止还是很顺利,因为受到了当地政府非常强有力的支持。谢谢!

      主持人唐越:德瑞克。莫恩和肯•哈诺都是来自于一些投资控股公司,你可以使用一些什么样的工具可以对中国或者说对世界产生更多的影响和机遇?

      德瑞克。莫恩(KKR公司合伙人):非常感谢,我非常荣幸的来到这里,我们和中国已经做了30多年的生意,我们也在持续的继续交流往来。我想首先提到的就是美国的投资环境还是相当具有挑战性的;第二,我们正处于美国这样一个非常政治化的时代当中,这是让人感到非常悲观的;第三,有很多的投资机会,我会给大家解释一下为什么;第四就是大家要投资美国的话,需要考虑如何来降低风险。我们首先来讲第一点,现在的投资环境非常的具有挑战性,而且长期来看都会是如此,在过去的20年当中,我们的居民收入是持续在增加,但是我们现在的房地产遇到危机,并且有很高的失业率,联邦收入也低于联邦支出,所以我们建议要保持这种现实主义的看法。三年之前,我们就开始注重提升自身能力,与政府之间的关系,还有环境的可持续性以及和贸易联盟之间的关系。我们当然需要采取一切的措施去改善这样的投资环境,但是对于美国的金融系统面临着可持续的问题,很多政府部门并不相信我们会回到08年那么糟糕的状况。现在我们也会继续做更多的投资,比如说零售业、能源业、因特网公司,还有银行,都会有很大的投资,同时,机会也在增加,资本结构也开始改善,我们也解决了价格的问题。很多的公司担心会有政治上面的反抗或者说是社会的影响,我们也和欧洲以及亚洲很多的公司进行交流,来改善这样的问题。

      我们最近几年对于欧洲银行的态度,就是我们在今后的5—7年当中要减少风险,增加资本,然后通过合适的方式使其上市。在最近的十年当中大家应该能够看到这样的过渡,非常感谢。

      肯•哈诺(3i集团(北美)执行合伙人):我也是非常荣幸来到此次的论坛,能够与非常杰出的嘉宾见面,我们是一个全球的控股公司,在过去几年当中在全球有几十亿的投资,当然现在是机遇与风险并存,我们的战略更多的是以市场为导向,在全球我们有17个办公室,在四大洲,包括中国的北京、上海、香港,从欧洲来看我们也是希望通过这样的机遇来提高增长。我们在中国也有很多的投资,除了控股比例的增长外,我们相信会有很高的回报率。我们不是一个非常保守的公司,我们努力使北美和其他地区的利益最大化。讲到中国国内的机遇,中国有非常杰出的企业家,我认为我们会和他们成为非常好的合作伙伴,而且我们也是有非常好的团队和资源。

      我要讲的是,一个很好的投资人会将文化与公司结合起来。我们每天都会遇到很多的挑战,遇到不同的局面,必须要面对挑战、抓住机遇。

      主持人:下面一个问题是给冯仑先生。冯总在中国房地产行业经验是非常丰富的,但是我也注意到万通集团最近几年也在中国以外包括纽约的世贸项目、包括台湾的住宅开发进行投资,我想问的是这是不是代表中国房地产投资的机会相对比以前不具有吸引力了呢?还是说这是万通多元化的想法?你对于中国房地产市场未来两年的前景是怎么看的?

      冯仑:刚刚谈到了泡沫的事情,最近我们和中国最重要的银行的高层有一个小范围的讨论,讨论了以后我得到了这样一个印象,中国政府在房地产方面正在打一场美国对伊拉克战争式的战争,为什么这样呢?就是说试图找到一个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最后说没有,但是仗也打完了,还需要重建。为什么呢?其实我们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年报上面披露的信息非常准确,就是在私人对房地产的按揭贷款当中,85%都是第一套房子,10%左右是投资性或者是投机性的,但是我们发动了这么大的战争。更重要的是目前在银行的房地产贷款当中,从它的物业的价值和贷款来看,物业的价值当中整个只有30%是贷款,也就是说它的风险是非常小的,而在银行内最重要的盈利性的贷款利息来源当中,盈利性最好的还是房地产的。第一个是投资、投机性的比例非常小;第二个是银行房地产资产的安全度太高,不是太低;第三个它仍然是银行最重要的利润之一,就这样我们发动了差不多近十年的房地产领域的对伊战争,所以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事情。地球上经常有很多怪现象,所有的聪明人都认为是普通人在制造麻烦,然后聪明人坐在这里开会来解决普通人制造的麻烦,然后再贡献出更优秀的人,像张维迎这样的人,趋势、愿望和判断都分得很清楚。

      但是事实上这种伊拉克战争式的困境告诉我们,世界上恰好是自以为聪明的人在给普通人制造更多的麻烦,然后让普通人承担更多的成本和牺牲,这就是我们在房地产行业最近几年发生的怪的困境和现象。

      为什么万通会在中国大陆以外做房地产?实际上我想了一个事情很有意思,最近十年中国对美国的投资最多的是房地产,但很多人不注意,为什么呢?我最近和移民公司不断在讨论,中国的移民公司每年办到美国来的移民的资金大概在10亿美金左右,其中一半以上是投房地产的,所以中国在美国的投资来说,这十年投到美国最多的是房地产,但是大家都没注意,大家只是在看我们柳总做的这个伟大的事情,其实很多中国老百姓、中产阶级对美国社会的贡献其实也是非常之大的。而移民投资里面最重要的一个指标就是解决就业,在美国能不能够用这个移民基金?允不允许向中国的移民去发基金?收他50万美金,很大程度上是取决于你在美国解决就业的程度。

      所以也就是说中国的房地产行业对美国就业的贡献、对中国在海外投资的贡献实际上也被埋没了,这也属于我们聪明的经常不注意的方面。所以在过去十年来中国对海外的投资房地产领域实际上不仅是到了美国,其实在加拿大、新加坡都是这样的,为什么最近中国的房地产企业会关注到海外市场?有三个很有趣的事情:第一个是万科最近到了济州岛,和三星(微博)一起投资;第二个是黄怒波在冰岛投资,当然万通早几年就开始在纽约投资中国中心,在今年我们又在纽约投资了一个公寓项目。还有一些中国的房地产企业也在不断的和我们讨论境外投资的问题,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事情呢?我觉得是取决于两个因素:第一个是资本;第二个是市场效应的比较问题,房地产行业在中国本身的市场效率非常低,但是如果我到境外投资了,效率就很高,比如说我们在境内投资资本金要30,在海外投资资本金10—15就可以了,就是我要投资一个房地产,我到美国投资有10—15的资本金,中国的银行就开始借钱了,但是我在中国境内投资,30还不一定借钱;第二个在中国我要买地不能贷款,我拿到资本金买到地以后,我要建设、开发,仍然不一定能够贷款,贷了款还不能让你用,因为它只能支付固定成本,其他都不能用。但如果我们在境外投资,买地是可以贷款的,你自费10—15买回去,剩下的他都可以给你,另外我在贷了款以后我怎么用他也不管;第三个如果我在境内有投资,贷款利息非常高,都在7以上,民间的借款更高在10—15,但是我在海外投资利息只有4—5,在境外投资的时间只给你1—3年的贷款,在海外投资是7—10年,所以要是比较起来,中国政府给这个环境,市场和资源配置的效率,我们配置在海外的效率有时候高于在中国境内的效率,这样会驱使了一部分人去想这件事情,给我们拿出一点点钱。

      比如说同样1亿美金,你拿1亿美金在中国是6亿多人民币,只是买几亩地而已,但是这儿1亿美金就能够做10亿美金的生意,这是一个效率的问题,这样的话对我们企业投资者来说我们不能不比较。

      第二个驱动因素,刚刚柳总也讲到,社会、经济、政治变革的不确定性和未来预期的不确定,这样的预期不确定的时候我们就可以想鸡蛋和篮子的事情,我们究竟有几个鸡蛋、有几个篮子,我们可以在哪放一点东西?中国现在进入到改革的关键时期,进入到一个社会、政治、文化全面的改革的关键时刻,预期不确定导致了很多民间资本在配置资源的时候会把一部分配置到海外,再加上刚才我讲的市场还有效率,我们两全其美,又有效率,又能够在不确定下做一个安全的配置,这样子就推动了很多我们刚刚讲的移民包括一些不动产公司在海外做适当的配置。这样的话就带来了中国房地产企业在海外投资的可能性。

      再有就是中国整体经济力量的成长,我们的客户也跑到海外,这也是一个很有意思的事情,我们在海外投资不是服务于美国人的,我们是服务于中国人的,我们做投资一直讲“全投资,中国心,专业能力,本土功夫,”,就是我们做得所有的生意,比如我在台湾做,也是卖给中国大陆的,我们在美国纽约做也是服务于中国的,也就是说随着中国经济的成长,中国人、中国的市场随着这些人在全球化的运作、到处的跑,实际上使中国人的市场已经走出了中国的边境。所以我到美国做也不是简单的国际化,我还是把在国内客户的服务延伸到海外,这也是目前中国房地产市场出现的一个特点,他们就提出来如果我们在这边做一个房子,他们愿意买,因为什么呢?由于在中国的信用,他们相信买了你的房子,即使在这边有点什么问题,他在中国可以对你进行投诉、可以和你接触。

      所以随着中国经济的成长,改革开放以来大概有400万人移居到中国以外,新的海外的华人形成了一个市场,以及中国人对海外资产的需求都成了我们现在投资必须要关注的一点,所以这些因素的促成,实际上使我们房地产的行业也在关注海外的市场,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对中国市场失去信心,恰好相反的是我们对中国市场长期扎根本土市场投资和对它的增长有了新的看法,相当于一个年轻人个子长高了,我给他做了一件大衣服,但是不一定否定他的身体,所以说我们还是会在中国本地扎扎实实地去工作,同时也注意到海外市场的变化,谢谢!

      主持人:鲁本·杰弗里先生,我知道你是金融方面的专家,你看过去十年的话,在中国最成功的一些投资都是在金融服务领域,比如说工商银行(4.32,-0.03,-0.69%)、中国建设银行(4.84,-0.02,-0.41%)、平安保险公司等,所以从美国投资者的角度来看,您觉得在金融服务领域,尤其是中国金融服务业有什么机会呢?

      鲁本·杰弗里三世(洛克菲勒公司首席执行官):感谢您提的这个问题,也感谢中金公司组织了这个会议,邀请不同的与会者来讨论这个议程,这是非常及时的、十分重要的,对于洛克菲勒来说我们有这个机会参加今天的会议我觉得十分荣幸。在20世纪初的时候我们就参与了中国的业务,当时我们就已经开始在中国投资,建立了协和医院,也得到今天的医学委员会的继续支持。

      从投资角度来说,洛克菲勒公司代表家族和机构在世界各地管理资产,在我们长期关心的领域,已经看到了巨大的经济转变,这正是中国在过去的50年所发生的。毫无疑问银行业是中国这50年里变化最大的领域,它绝对是发挥了十分关键的作用,也将会在中国的经济发展当中继续发挥重要的作用,现在我就不再评论投资哪一个银行好,或者投资整个领域好不好,不同人有不同的观点,至于什么时候进行投资,也有不同的看法。不过我们可以看到过去的几年里中国的决策者都会碰到一个问题,他们要发展和扩大国内的资本市场,通过更具有流动性的、同时也是平行于银行业的市场支持,使得私营公司更多的获得第三方的融资。

      借着柳总刚才所谈的消费者方面,我们来宏观的看中国。我在美国的政府工作过,我参加了很多次美中双边的战略经济对话,在对话里面美方是商务部长鲍尔森,中方是王岐山副总理,王岐山副总理一再的谈到美中的贸易逆差。鲍尔森和王岐山进行了很好的学术性、建设性的会谈,是互相尊重的关系,他们就像两个互相相信的专业人员一样。中国方面认为美国的问题是你们消费太多了,赚钱太少了,鲍尔森部长说,中国省得太多了,消费太少了,实际上是双方的决策者都在努力要解决这些不平衡的问题。不过我们看到中国已经有4亿人摆脱了贫困,成为了中产阶级,当然肯定会有更多消费和开支。我们在寻找中国的投资主题的时候肯定就有考虑这方面,尤其是在技术领域服务的公司将会花很多的时间观察。

      确实在中国有很多新的领域,你们在座的都是代表,我不太同意杰森的意见,他说技术时代已经完了,也不会有很大的创新或者创造力了,或者在经济的行为有根本性的变化,实际上历史已经表明了将会继续这样前进。中国和美国都是技术方面的孵化器,这个领域我们也是十分关心的,所以们将会继续支持技术方面的发展。

      主持人:朱总,两年多前假如不是中国政府的阻挠,您的企业已经和美国的可口可乐合作了,另一方面我们也看到像中国另外一家饮料企业娃哈哈非常成功的与其他公司合作,娃哈哈现在在行业中也做得非常好,我想问一下饮料行业在未来全球化公司和本土企业竞争中,您认为谁将更有竞争优势?在另一方面像当年的可口可乐试图想收购汇源果汁,未来全球公司会不会更多的试图收购一体化的企业?

      朱新礼:今天我不能去评论三年前可口可乐和汇源果汁的并购,在这当中感觉我好像变成了输家,我认为是没有赢家的,我今天非常感谢中金公司为我们提供了和美国的企业家和金融家进行接触这样的平台,刚才我看到张维迎教授用苹果手机在拍照,我在想这是个手机还是照相机呢?我在飞机上的时候是用苹果的ipad玩斗地主,一共玩了十个小时,我从来没有感觉到从北京到纽约路程是这么的短,我在想乔布斯的苹果也让很多的人员失去了工作的机会,他的产品实在是太高科技了,我的苹果果汁却养活了很多人,特别是数以百万计中国的果农在我这个苹果果汁加工的帮助下有了就业。在全球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我们企业家怎么回归企业家本身的价值和精神,大学的时候老实说什么叫企业家?企业家就是为他人提供就业机会的,什么叫企业家精神呢?应该是乐观、向上、善于学习、勇于冒险,现在好多企业家好像是在闭关,我认为他不符合企业家精神,我们很多企业家在高科技自动化、在高效率,让很多人下岗,这也不符合企业家本身的价值,这应该是反思、回归,回到我们真正的企业家精神。

      我知道在座的有很多是金融的银行家,在我来之前媒体炒的是占领华尔街,我昨天看到那些占领华尔街的人,没有多少人、没有多少个帐篷,他要是有工作可干的话,是没有时间来干这个事的,也许我们的金融家们应该反思一下,是不是应该更好地为失业的人提供足够的资金?我们的金融家他们都像蜜蜂一样很勤奋,但是总是围绕着开花的花朵或者即将开花的飞来飞去,很少去关注花的成长或者是那些种花的人,这也需要我们金融家和实业家去反思的。

      我这次随着民营企业家代表团到美国来访问,我也有一个目的,也是想在美国寻求投资的机会,当然我和冯仑不一样,他是投资世贸中心,搞房地产,我还是围绕我的水果加工和果汁、饮料这个行业,我也很高兴我的美国的朋友和美国的客户都来到了现场,我们考虑了两年了,我想在美国投资一个加工厂、收购一个加工厂,希望我能够找到一个合适的对象。

      主持人:很明显这个消费市场是我们现在投资的一个重点,下一位嘉宾对这方面是非常了解的,有请夏华。夏华,你来给大家谈一谈在中国的服装有什么样的机会?包括现在国际的各种服装品牌也都到了中国,对于本土服装品牌在中国有什么样的发展机会?

      夏华:今天这场论坛是投资者非常关注的,我特别想说的是今天就在中国、就在我们身边,包括今天也来了很多中国的投资家和银行家,其实我想说在中国时尚消费品行业,其实我真心希望中美的投资者更多的去关注。为什么呢?它的各种机会都具备了,首先我想说一下市场因素,市场因素现在无疑中国是全世界奢侈品最关注的一个大市场了,而且这个市场基数大到像柳总说的我们无法想象,十几亿人穿衣服的问题,而且在中国没有绝对的小众,因为大家说很多品牌的定位是定位在一个相对的小众群体,我说中国的一个小众集合起来都够欧洲一个小国的人口,甚至几个小国的人口。所以我觉得市场的因素对于中国的时尚产业或者服装产业是一个特别大的利好。

      第二个是政策因素,中国老百姓说衣食住行,而在衣食住行里面,政府无论如何的宏观调控,住、行这两件事像冯仑说的它都可以玩点大的调控,但是老百姓吃什么、穿什么这个事,政府确实相对比较难调控,所以说在一段时间内服装产业和时尚消费品产业持续的高增长在中国不是一个神话,因为在这个行业的发展里面,假如有一天我们的高端消费群体连买一件衣服都要思考的情况下,那中国的经济确实就面临着极其严重的问题。

      第三个是心理因素,因为这些年国际大型的消费品集团快速的进入中国,确实使中国消费者高消费的热情极大限度的调动起来了,在中国所有的奢侈品公司都非常高兴,路易威登·达诺先生去年大概六次去造访中国的一些百货商场,因为他确实想象不到路易威登在中国消费者的市场上,一个人可以买几个包,甚至一个人把它变成送礼买几十个包,这种消费热情一旦被调动起来,消费者对消费的刚性需求就起来了,为什么我说是刚性需求?不像人们吃了好东西之后,我们这次很多企业家来美国都觉得没吃好,一定是平常吃得太好,穿了好东西之后再不穿好的,拉高了很难,高了再降下来也非常的难。

      还有一点我觉得中国中产阶级的消费者消费的理性思考时期的开始,当消费热情被调动起来,刚性需求建立起来,然后又对理性思考开始了,大家都听过一些关于中国品牌达芬奇这样的事件,这都是中国品牌的洋故事,随着这些事件的出现让中国的消费者更加理性的思考品牌背后的东西,终究我们还是买一件让自己满意的产品,所以对产品的品质、对产品价格的理性思考现在开始了,无疑是对这些年成长迅速的中国品牌是一个最大的利好消息,我们有能力在讲自己品牌的情况下,被消费者越来越多的去认同。

      还有一个消费的因素我觉得是中国的企业确实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因为我从事时尚行业大概是18年的时间了,在这18年里我能够充分的感觉到,作为本土品牌的地缘优势,这个是大家永远都不要忽略的,虽然全世界的品牌都进到中国,但是没有哪几个品牌能够比我们十几年成长在这一片热土上的人们对中国消费者消费需求的理解,这种理解和网络的布局以及形成,而在这个过程中我说的是中国的企业准备好了,是因为这些年大家都在谈中国品牌的全球化,我觉得其中核心的一点是中国的这些消费品牌全球化供应链真正的系统的建成,现在中国的产品我们在全世界最好的原料供应商、最好的加工上都非常愿意为之服务,所以我说我们生产出全世界一流的产品这不是一个梦想,而是现实。

      全球国际化人才的整合已经完成,我们现在在米兰、在巴黎,在很多的地方都有自己的工作室和设计人才,大家也看到这两年华人的设计师还有国际时装周上不断的出现中国品牌精彩的表演,所以我觉得在整个营销阶段上有充足的人才的储备,所以我说中国品牌这些年有很好的网络体系、又有很好的产品设计和营销,我觉得中国企业充分的准备好了。

      为什么说中国的时尚消费品是大家投资的一个好机会以及有着可观的利润空间?94年我刚刚进入这个行业的时候,人人说服装很有机会,你可以卖过一台电视机,那时候我觉得是一个梦想,后来到2000年的时候,真的是买一套服装的钱可以买一个或者是几个电视机;04年、05年的时候,我说什么时候一件衣服的钱可以买一件电脑?到今天更不用说了,一件衣服的钱可以买好几台电脑,后来我又在说,什么时候一件衣服的钱可以买一辆汽车,今天其实很多优秀的中国品牌的高级定制和一些高级的成衣,价格已经可以买一辆汽车了,所以我觉得如此大的市场的消费基数,相对的非常优秀的中国品牌的企业以及消费者热情可观的利润,这都构成了所有投资者对中国的时尚消费品的关注度,谢谢!

      主持人:广昌,刚刚夏华讲到品牌,我知道复星有一个策略,就是投资国际上的品牌,出于某种原因可能本土市场做得并不是非常的好,但是你给他们带来了所谓中国的动力,包括你们投了(00:39:21),您是怎么计划给这些国际品牌带来中国动力的?

      郭广昌:我们投资海外市场,之所以带来中国动力主要是两个方面,像我们投资Club Med、投资Folli Follie。Club Med在全球有83家店,可以让中国的客户去消费,另外将来也会加速在中国的发展,它在中国已经开了第一家了,未来会开第二家、第三家,三年之内会开到五家的。Folli Follie在中国发展得蛮快的,已经有100多家店了,现在每年都开五六十家出来,所以说它的成长也是蛮快的。

      我这里想要补充一点,其实我们非常看好夏华讲的本土的品牌,其实你去台湾看一下、去日本看一下,现在最多数的消费品品牌都是本土的,他们在20年、30年以前也是现在我们这种情况,大家都是喜欢外来品牌,但是到了一定的阶段之后,随着自己本国的经济起来之后,尤其是文化复兴之后,对自己的自尊心、自信心增强之后,其实本土品牌会起来,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我是非常同意夏华说的,未来我们的本土品牌非常有空间,当然外来品牌也会有很大的空间,所以这两者我觉得相互有一个促进的作用,就像夏华讲的,现在已经完成了全球的人才的整合、资源的整合,所以这两者之间相互学习的话都会有它的成长的空间。

      主持人唐越:下面,将对3i集团(北美)执行合伙人肯•哈诺(Ken Hanau)提出一个问题,您认为对于一个全球的私募市场公司,如何很好的进入中国市场,甚至变成一个当地品牌?

      肯•哈诺(Ken Hanau)3i集团(北美)执行合伙人:我们在中国已经有六年的历史了,我们有23个公司,其中13个是在中国,而且所有这13个公司不涉及出口,直接面向本土的消费市场。而且我们也不是希望去控制产业,而是产业中少数的公司,我们主要是要增加经营的效率。我们有很多的经验教训,我们也将这些经验教训传授给中国的合作伙伴以及很多中国的公司,逐渐的要加强公司治理。

      最后如何来进行海外并购?我们不怀疑中国私营公司有非常强有力的品牌,企业经理人同时也是企业所有者,并购之后,我们有共同的股份,共同管理公司,我们要有非常现实的对话。我相信中国有如此之大的储蓄库,我们要做的就是要增加这种经营上面的价值,将我们的经验教训带给中国的合作伙伴,我把它称为全球最佳措施,谢谢!

      鲁本·杰弗里三世:过去五年当中我们在中国15个公司进行投资,我们也不断的增加我们在科技方面的投资,有很多是非常困难的情况,全球的扩张也是对中国的企业带来很多的机会,到底中国企业家想要做什么呢?在这个企业扩张方面有很多的成功经历、成功案例,有些中国公司他们在海外投资的回报率甚至比在中国本地还要高,这非常令人兴奋。

      我的一个工厂现在已经增加了三倍的面积,我也希望在这方面能够花更多的时间,在中国能够花更多的时间,帮助这些企业,这就是企业家的精神,帮助中国的企业家能够增加价值。

      主持人:我觉得每一位嘉宾的讨论和想法都非常有意思,下面就要请观众提问。

      提问:这个问题是想问一下在美国的投资机会,今天早上有一个会议是和前财长鲁宾的讨论,是否中国投资者要更关注于美国州一级的地方,因为州长或者市长对于吸引海外直接投资非常感兴趣,因为投资会增加就业,美国有那么多不同的州,我不知道您是否有一些建议,就是对中国的投资者、中国的这些商界领袖们,他们到底可以在哪些州进行投资?这是我对美国专家直接的一个问题。

      美方嘉宾:讲到美国从中国吸引投资,就像张教授讲到的,我们非常欢迎中国的投资者进行海外直接投资,每一个不同的州都非常期待能够吸引中国的投资。除了和国家安全有关的产业,其他产业对于外面的投资者没有很多的限制。我还要提出的是任何中国投资者如果想在美国的公司负责地进行投资的话,只要保留和创造就业、尊重知识产权,肯定会在大多数美国的社区得到欢迎和支持者的。我们美国人感到自豪的一点,就是我们一直都是十分开放,接受外国的投资,这是美国经济增长的一个标志。我们看看美国社会的发展情况,我们的教育体制,许多美国最佳的高等学府也是世界上最好的高等学府,很多的学生都是来自于美国之外的,也包括来自于中国的学生。

      提问:那么中美企业之间可以有哪些合作和互动呢?

      嘉宾:我们的代表团都是创业二十年、三十年的民营企业家,我觉得应该是代表中国一代的企业家精神的。我觉得在任何时候像中国这种大国,特别是有着五千年文明的大国,自身都会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但是我也非常赞同郭广昌先生说的,中国的机会实际上是非常多的,比如说农业,我投的一个企业就是中国养鸡的一个公司,养鸡的公司很简单,从苗鸡到饲养,到分隔,到储运,最后到家里,就能够使在中国的一个麦当劳(微博)公司的老板每年杀2000万—3000万只鸡的话,他可以去收鸡。在中国的现状是你只要把鸡杀好、做好,实际上进入下游空间是非常大的,实际上经过中国的城镇化和中国的通货膨胀以后,实际上中国的小农经济基本上退出了舞台,实际上农业产业化的机会太大了。不管有多少企业家响应,实际上他真正的扎根于中国的大地上,机会太多了。比如说生产的过程,实际上中国的农贸市场上养鸡的更难,就是怎么能有序的把物流配送、交易做好的话,这都是非常大的事情。另外我们也做了一些新,就是农民进城以后,包括城市人对于生活质量的提高,我想中国出了双汇、雨润等等,但真正有品牌的还不是那么多,更不用说有机蔬菜了,在座的大家对于品质生活都有要求,我觉得这种机会太多了。

      中国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以后,G20上就是美国和中国之间的互动,美国和中国互动好了,我想美国可能经过2012年、13年的调整,到2015年、16年就会走出来,中国把内部的结构性的问题解决好的话,我相信这几十年的世界都是中美共治的,我作为中国企业家俱乐部的成员,我是非常看好这一点的。

      柳传志:我觉得中国和美国实业的结合,做投资的有很大的机会,当年我们并购IBM的PC的时候,麦肯锡和高盛都认为没问题,不管有没有还是没问题,大家都说没问题,但是当时我们找了美国的GA,是一个PE公司,我问一下他们的看法如何?你们敢不敢投?他们认为没问题,这说明还是有可能的,于是给了我们比较大的信心,后来TBG和GA加入到这里面以后,使我们把这个并购做成了,做成了之后在董事会里面这两家公司也起了很大的作用,我想当时如果不是有TBG和GA加入的话,在美国被审查通过大概也会带来一定的困难,他们的进入也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今天中国的企业和美国企业的结合有这么几个方面,比如说生产的主要工作放在中国,而市场可以在美国,也可以在中国,也可以在全世界,怎么样把这两边连起来呢?我想对于做PE的和做VC的,两国的PE和VC结合在一起,我相信会有很多的实际机会,我们已经做了一两个这样的案例,其实还是非常成功的,所以就要看两国的投资人对哪种类型的问题有兴趣。我不知道美国的情况,投资界里面竞争的力量大还是合作的力量大?在中国还是合作的力量,像我和郭先生经常讨论合作的问题,而且也连续有很多合作、有很多成果,我们特别希望一些带有专业性的讨论。

      提问:我有一个问题,在80年代的时候在纽约看到了一个日本的新闻,在东京有一个小的卖面的店,在东京的闹市里面,因为附近都是大楼,所以地产商要把它买下,地产商愿意付他们1000万美金的时候,卖面的老板就拒绝卖出,日本的泡沫破灭以后,这个老板还是继续卖面,没有拿这1000万美金,80年代末的时候日本的企业也是进军全世界,买下美国有名的高尔夫球场、大楼,在企业方面日本管理比美国可能更有效。

      我们现在看中国会不会有这种危险或者重蹈覆辙的问题?我本身看到中国很多方面的物价和一般中国百姓的收入还是有点脱节了,我知道中国长期的成长力还是城市化,可是从乡村到城市来的这些人收入还是很低的,在这方面有没有什么危机?而且中国的人口我也担心,一胎制下去之后人口开始老化,中国的企业、政府怎么样能够使中国能够继续成长,不会走向日本的那种泡沫呢?

      柳传志:我想我们上面的人都可以回答,但是我们这里最聪明的还是张维迎先生,还是请他回答吧!

      张维迎:谢谢柳总,这是一个很有挑战的问题,我对企业家还是充满信心的,如果对未来没信心的人不会做企业,这是肯定的。但是我也特别担心过分的充满信心、过分的乐观,中国企业走向国际,包括联想的成功就在于它知道我究竟是在做什么,IBM的PC业务在我手里是不是能比在IBM手里面更成功的话那才有意义,否则那没有意义。包括日本等多企业都是很成功的,每一个企业家都可能会研究这个事情,而且我也相信未来有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会走向世界,包括在座的有一些朋友有一些教训,我觉得这都是非常正常的,美国的很多企业到中国很多年后也不赚钱,我觉得这是很正常的。

      提问:我是哈佛商学院的中国教授,刚才柳总说了联想和TBG、GA合作收购IBM个人电脑业务,我们也非常愿意有机会能够和中国和美国金融方面、投资方面的人士一起对这个问题做一个更深入的探讨,因为我们个人也认为这是中国和美国合作可能的一种模式。

      前面几位先生以都提到在中国和美国之间都有一种感觉,就是资本和政治之间的关系,作为资本的力量这一方怎么样能够保证自己的利益不受损害,实际上资本是可以超越国界的,资本的力量在全球的范围内怎么去进行配置?它可能会影响政治家,其实在中国前一段时间有不少的企业家做大了以后,作为企业家来说他都觉得我希望自己能够掌控自己的命运,可是在中国再大的企业家,在政治家的眼里他总是一颗棋子,而不是一个棋手,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你的命运是不是真的能够掌控在自己手里,以后可能社会能够慢慢发展发展起来,也更愿意听取企业家、社会精英的意见,但是这个事情如果完全靠中国企业家自己去推动,它的速度有多快?这些企业家把资本带到国际上来,他们其实给自己带来更大的品牌、更大的杠杆,这个东西能不能做?怎么去做?我不知道在座的企业家们有什么样的认识?我自己觉得中国的资本和美国的资本如果能够结合起来?或者是我们对中国的市场、对中国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方面又有很深刻的洞察力的话,将来会有非常大的潜能,谢谢!

      柳传志:中国的民营企业家大概都明白一件事,就是政府画多大的圈,你就在圈里面运作,不要超出去,这是多年来的经验所在。但是我自己的感觉是当中国的资本向海外走的时候,比如说联想要并购IBM的PC的时候,得到了中国政府非常大的鼓励,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听说哪些企业表示不支持。进入到一个国家去了以后,主要是对方的国家能不能接受你的参与?比如说中国的华为(微博)我认为是一个典型的民营企业,我跟它的老板也很熟悉,但是在进来的时候也碰到了一些困难,外国的企业进到中国之后往往也受到了一些麻烦,就像刚才朱总说的可口可乐要并购汇源果汁,中国企业往外走的时候目前还没有受到政府的反对,你能举出反面的例子来吗?

      提问:中国企业走出去的话中国政府是鼓励的,在中国国内对房地产市场的一些考虑就已经是超出经济范围内了,如果是中国的资本和国际的资本在同样一件事情上可能碰到的中国政府的对策就会很不一样。

      柳传志:我是办企业比较早的,84年就开始了,在中国加入WTO以前,中国政府的政策比现在不规范得多,所以在那时候中国的企业发展真的是要做好几种准备,如果政府这么说我就这么做,政府要是那么说我就那样做。由于我经过那段道路,反而觉得现在比那时候稳定多了,因为在那个年代有一个计划经济的制度定在那里,而我们还想走市场经济的道路,经常会发生碰撞,这种碰撞我们还要打擦边球,要尽量不出事,还不能按照原来的政策走,这些事情是美国企业家没法理解的,因为所有的企业家董事会上就是一定要按照政策办,这是毫无疑义的,但是在当时的中国实际上是根本行不通的。

      所以经过了那时候的难度,到今天我觉得总体来说好多了,包括房地产,我想有可能中国政府的政策会有很大的变化,但是即使在现在还是有很大的空间的,我举一个例子,我们的俱乐部里面有一个成员今天没有到,是万达的王健林,万达是中国的房地产大户,他走了一条新的道路,我参与过他组织的消费论坛的会,这个会有几百个人参加。万达是干什么呢?他要到各个城市去修商业大厦,但是修完商业大厦以后他希望有一大堆的客户跟着他,比如说卖食品的、卖衣服的,做各种电影院的,这样的话他到了一个地方去以后,那个地方政府就会很青睐他,给了比较便宜的地,他立刻就能把那个楼修好,立刻就有一大堆有品牌的、没有品牌的衣服进去,他做这个也是为了跟网上电子商务对抗,他说这叫做体验式消费,不仅是消费了,还要让人有体验。我觉得他这么一做以后马上就把中国的商业地产抬高到一定的高度,我觉得中国的商业地产原来一直不如住宅地产,可能真的还是有很多空间可以想很多的方法。

      中国政府要想用消费拉动的话,不把住房的问题解决好的话,消费就是一个大头就没有了,不仅是给你银行贷款的问题,连着五六十种行业,包括了能源、材料等等,所以说房地产的问题我估计早晚会得到比较好的解决。

      提问:我有一个问题问冯总,上个月美国有两个参议员有一个提案,如果外国人购买美国的房子超过50万美元就可以获得美国的居民签证,这还在一个提议阶段,我想问一下您对美国这样开放的措施,对于中国对美国方面的投资有什么样的影响?还有您刚刚提到在海外的华人市场,您觉得这个市场的空间有多大?

      冯仑(万通控股董事长):关于50万美金给一个签证的消息在中国媒体上也都出现了,我认为不会有实质性的新的刺激,因为以往大概也是50万美金办一个绿卡,没有说新的刺激,所以最近几年中国海外投资顺序是美国、加拿大、新加坡、澳大利亚,大概是这样的一个次序,所以海外华人在不动产方面的市场主要也集中在这四个地区。最近几年增长的重要原因和第一批移民不一样,有很多是教育的原因,有很多是环保、生活质量的问题,另外还有一个是个人对财产的安排问题,另外还有一些社会不安定造成的预期变动,得为安全考虑。

      最近几年持续的在增长,国内有一个统计,大概40%左右的富豪都已经在做移民,或者正在做,或者已经移了,这些并不表明他们会离开中国,而只是说他们会把一部分资产配置在海外,但是人是来回跑,因为这个市场是和中国大陆的增长有联系的,并不会割断这个市场,并不是说他们移民了,这些钱和中国就没关系了。也有很多人担忧,认为这样的话会使资产流失,会造成中国经济的衰退,但是我不这么看,我认为大部分即使移民,他的事业、他的市场、他的资产主要还是在中国,在海外华人的新的市场是有新的增长,但是还是比较有限的。

      主持人:非常感谢这次的精彩讨论,最后我们邀请刘东华(微博)先生,他是中国企业家俱乐部的副理事长,也是创始人,下面我们邀请他上台讲几句。

      刘东华(正和岛创始人兼首席架构师,中国企业家俱乐部创始人、副理事长):大家好!本来闭幕致辞是新东方教育集团的创始人、董事长俞敏洪要做的,因为他的公司在这个地方上市,然后今天也有一个重要的事情,所以临时让我来补缺。我首先要代表我们中国企业家俱乐部、代表我们俱乐部的理事长柳传志先生对美国当地的一些企业界、投资界的朋友、媒体界的朋友的参与表示感谢。同时特别要感谢中金公司,因为这次俱乐部的美国之行是我们憋了好几年的,俱乐部好几年之前就要来美国,终于成形了。此次中金给我们非常大的支持和帮助,正是因为他们的支持,我们的这个论坛搞得是非常成功的,虽然我们的团员很多还在倒时差,半睡半醒之间,但是大家可以看到,他们不但创造了巨大的物质实力,他们的思想实力还是能够让大家受益的。

      张维迎教授也是我们俱乐部的顾问,他今天说的一个主持词非常有意思,他说到愿望和判断,他说不要把愿望当成判断,我就借他这两个词简单的谈一下我自己的看法。

      先谈一下判断,大家现在一说判断的话就是欧洲怎么样、美国怎么样、中国怎么样,我确实感觉到欧洲的问题有点老,所谓老了就是过去习惯了贵族生活,但是现在确实是供力不足了,虽然今天没有人代表欧洲说话,但是欧洲的问题是大一些。

      美国确实领导力非常强,但是过去稍微有一点过于自信了,好得有点过头,但是纠错能力确是非常强的,我觉得没有太大的必要为美国担心,而且美国要真的不好过的话,不但中国不好过,这个世界也很难过,所以我觉得不必太为美国担心。

      说到中国刚才吴建民大使也说到,在金融危机之前,冬季达沃斯其中的主题就是世界力量的重心从西方向东方的转移,实际上从西方发达国家向新兴市场的转移,我认为中国的运势刚刚开始,过去30年改革开放的发展,大家看到了中国的成长、进步,但是我认为刚刚开始,现在确实有一些问题、有一些挑战,但是驾驭它确实太复杂了、太难了,我觉得目前驾驭的还不错,应该还会驾驭得更好,这是我的一个基本判断。

      愿望刚才大家也说到了,包括张维迎、包括朱总、包括冯总,不约而同的都批评了聪明,我觉得这个世界很大的危险就是太多的人太聪明,而且过分的在使用这种聪明,怎么能够有效的把这种聪明变成智慧?比如说我们的学者,如果你成为一个更加智慧的人,智慧加影响力,比如说我们的政治家智慧加领导力,比如说我们的企业家智慧加上创造力,我们的投资家智慧加上调控力,我们怎么能够让自己的聪明向智慧升级?然后用智慧面对今天人类的各种问题。

      主持人:今天的会议就到此结束,非常感谢大家的参与,我也非常感谢大家的贡献。



    上一页:市场效率决定国家竞争力 下一页:财政部部长就中国与亚洲开发银行合作25周年答问
    全部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