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市场未能顺利切换到大盘蓝筹股。中小盘股的回调,市场热点的匮乏,短调格局致使市场陷入低迷。是涨是跌?后市又将会由谁来改变这种格局?
从量价关系上分析,本周市场量缩价跌,且后三个交易日,似乎在日线形态上,完成了对11月27日3080点以来的上升趋势的破位确认。在上涨市场行将突破之时,空方大行其道,显示目前多头的尴尬和力不从心。是何原因导致这一格局呢?既然是资金推动,我们固然不能排除从资金面来找原因,就当前的价格点位,就当前多数股价,其实已经不便宜或者已经有点高估了,这是我们每一个市场参与者都心知肚明的,只是我们多数人不愿意接受在宏观政策如此宽松下、在国内经济快速复苏下一些潜在的负面的因素,总是憧憬明年会有更高的点位出现,4000、5000点的预测,都已经体现在了目前陆续发布的券商年度策略报告中。
以前笔者常提逆向分析,当感觉有些不大符合现实的时候,我们更应该清醒的采用这一方法。在当下市场参与者普遍高预期的情况下,我们不妨谨慎一些,当大家都高度认同大消费和低碳概念成为明年的主流时,笔者也不怀疑这一点,只是我们该阶段性的认知且不妨逆向思维,人气是基础,但介入的资金总是逐利的,市场的财富分配永远都是二八现象,不管在哪一个群体中,都不会脱离这一规律。那么针对高度的趋同性,只有两种结果:要么将大消费和低碳炒到天上去,要么波段来回做。
面对高度趋同性下的两种结果,观当前投资者的介入仓位情况,读者也不妨自查自己的仓位状况和看好市场的心理,其实都已经处于高仓位中,试想:还会有谁继续推高市场?每推高市场都会面临巨额的获利抛压,又有谁有这个资金实力?或者,需要有一个超预期的利好刺激市场,这样惜售的心理会推升股价来打破当前多空停留在3300点下的胶着格局。我们不妨思索下上述可能性,不知读者得出的结论如何,至少笔者认为可能性不大了。而且,我们从本周市场各大板块,譬如煤炭、地产、低碳、大消费、交运、有色、医药等观之,多方多有力不从心,而金融更是出现向下调整。
既然如此,在逐利本性驱使下,那么向下拉出空间再度推高的可能性则较大,而此举在当下必然要达到引发筹码松动,致使一定的止损盘和恐慌盘出局。基于这一思路,且注意到金融等大盘蓝筹股继续调整,笔者认为这可能就是主力资金目前思路了,在大盘蓝筹股的主动性调整中,完成板块间的结构性调整。从多空转换的角度看,也只有个股结构性调整进行得较为彻底,那么主力资金才能顺利切换到大盘蓝筹股上,其中,一个核心的风向标则是金融股。在上周五金融股带动大盘蓝筹股冲高之后,本周连续回调,多数金融股基本完全回吐上周五涨幅,回到原点,才导致目前低迷。如果下周尚不能修复,则指数再度下移引发恐慌的概率较大;若能止跌反弹,将会恢复市场人气,带动其他大盘蓝筹股的上涨,则指数延续上涨概率较大。换言之,后市市场的涨跌,将取决于金融股。
金融股能够带领大盘股稳定市场,但要激发市场强烈的做多热情,则可能需要具有赚钱效应的龙头出现。在当下板块和个股的价格走势中,我们难以寄希望于大消费个股在短期内仍会强势(但不排除反复阶段性走强,只是局限于上涨的幅度了),也只能寄希望于大盘蓝筹股的补涨崛起,这其中类似于中国平安、深发展、中国石化、中国联通、大秦铁路、中国南车等就有必要挺身而出,而市场也呼唤并期待这样的龙头号领群雄,也只有这些品种的上涨,才能在较短的时间内换来大消费个股的结构性调整,机构也才能在涨跌中完成布局,而来年,我们才有可能反复在上述二大主线中根据资金流向进行波段操作了。
当然,时值年末,面对规律性的资金回笼,窃以为在尴尬的3300点附近,恐怕多方年内难有实质性的作为了。就沪指技术走势而言,笔者以图表分析之浅谈一二仅供参考:
1、下周重点留意3178点(强支撑3150点),此点不失则有上涨可能,且结合L1线为止损线操作,沪指回调到该线附近止跌放量走高,则是买点。
2、若沪指不能在下周重返3300点,则短期延续盘整格局,交易性机会不大,提醒注意久盘必跌,应该减仓处理。
3、若沪指重返3300点,且放量推高,则坚持持有,等待前高3478点或者L3线附近逢高卖出(3478点或者3500点为本月强阻力位)。
4、下周先抑后扬利于市场良性发展,反之高开高走则迎来卖点。
(本文属于专业杂志公开发表之文章,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推广链接:
17173小游戏 棋牌游戏 友情链接交换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