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页客服,欢迎咨询
联系我们
      工作时间
  • 周一至周五:09:00-17:30
  • 周六至周日:10:00-16:00
中山装
2008-01-27 16:45:19 2866
  • 收藏
  • 管理

    中山装的简介
    中山装(Zhongshan suit)
    [Chinese tunic suit]
    服装的一种。上身左右各有两个带盖子和扣子的口袋,下身是西式长裤,由 孙中山 提倡而得名。 老舍 《四世同堂》二五:“他极大胆的穿上了一套中山装!” 王西彦 《夜宴》三:“今天大概是由于出席宴会,他郑重其事地穿起一套黑哔叽中山装。”


    中山装的起源

      以中国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命名的男用套装。
      1919年﹐孙中山请上海亨利服装店将一套陆军制服改成便装。这套便装在保留军服某些式样的基础上﹐吸取了中式服装和西装的优点﹐显得精练﹑简便﹑大方。由于孙中山先生的提倡以及他的名望﹐这种便装式样很快流传﹐经过不断修改﹐发展成中山装﹐并成为中国男子普遍穿用的服装。关于中山装的来历还有其他一些说法。如有的说是1912年在广州问世的﹐有的说是由日本铁路制服改制的。
      中山装的最初款式﹕上衣为立领﹑前门襟﹑9粒明扣﹐4个压爿口袋﹐背面有后过肩﹑暗褶式背缝和半腰带。1922年中山装改为立翻领﹑7粒扣﹐下口袋为老虎袋。后又改成现在的款式﹕上衣为立翻领﹐有风纪扣﹔衣身三开片﹐前门襟﹐5粒明扣﹔4个贴袋﹐各有袋盖及1粒明扣﹐上为平贴袋﹐下为老虎袋﹐左右对称﹔左上袋盖靠右线迹处留有约3cm的插笔口。高档中山装﹐在袖口部位有3粒饰扣。与中山装配套的裤﹐一般采用同料同色的西式裤。
      关于“中山装”,《中华文化习俗辞典》记载说:“孙中山参照中国原有的衣裤特点,吸收南洋华侨的‘企领文装’和‘西装样式’,本着‘适于卫生,便于动作,易于经济,壮于观瞻’的原则,亲自主持设计,由黄隆生裁制出的一种服装式样”。
      这里提到的黄隆生是一位越南的华侨,开有一家洋服店,1902年,孙中山到越南筹组兴中会,一次到黄的店购物。黄得知这个顾客就是孙中山时。当即要求加入兴中会,为革命出力。
      中山装就这样在1912年就被定下了型,新中国成立后,由于革命领袖和革命干部都穿中山装,人民群众也以这种服装来表达对新时代的欢迎。于是中山装在社会上广泛流行,成为了中国男装一款标志性的服装,即使是在如今的T型台上依然能见到由它演变而来的时尚服饰。

     

    中山装的造型特征

      中山装由于孙中山的提倡,也由于它的简便,实用;自辛亥革命起便和西服一起开始流行。1912年民国政府通令将中山装定为礼服,修改中山装造型,并赋于了新的含义。立翻领,对襟,前襟五粒扣,四个贴袋,袖口三粒扣。后片不破缝。这些形制其实是有讲究的,根据《易经》周代礼仪等内容寓以意义。
      其一,前身四个口袋表示国之四维(礼、义、廉、耻),袋盖为倒笔架,寓意为以文治国。
      其二,门襟五粒纽扣区别于西方的三权分立的五权分立(行政、立法、司法、考试、监察)。
      其三,袖口三粒纽扣表示三民主义(民族、民权、民生)。
      其四,后背不破缝,表示国家和平统一之大义。
           其五,衣领定为翻领封闭式,显示严谨治国的理念。

    中山装的由来
      在清朝(1644—1911年),中国男子都是按照满族的式样梳理头发,穿衣戴帽,一直延续到20世纪之初。虽然中国已步入了近代史的征途,但传统服装仍保持着一定的稳定性,服装仍沿用着传统的长袍、马褂、瓜皮帽等式样。1900年之后不久,传统服式开始受到外国服式的一些影响,出现了一些改变,但基本式样仍保持着原有的状态,直至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后,才出现了一些根本性的变革,它象征着清王朝的彻底崩溃和一个时代的终结。辛亥革命不仅带来了社会的剧变,而且也促使服装的变革更为迅速而明显。中山装就是在这一变革中诞生的。
      中山装是中国现代服装中的一个大类品种。其上衣的左右上下各有一个带盖子和扣子的口袋,下身是西裤,这是辛亥革命后流行起来的服装,以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做临时大总统时穿用而流行于世,故称中山装。毛泽东主席对“中山装”很欣赏,他一直坚持穿中山装,因而国外朋友又称中山装为“毛式制服”。它具有我国民族的特点,穿着简便、舒适、挺括,在民国18年制定国民党宪法时,曾规定一定等级的文官宣誓就职时一律穿中山装,以表示遵奉先生之法。
      中山装的由来,据说是孙中山先生在广州任中国革命政府大元帅时,感到西装样式繁琐,穿着不便,而中国服装在实用上亦有缺点。1902年,孙中山到越南河内筹组兴中会,偶入河内由广东人黄隆生开设的洋服店,为了节省外汇,并能体现中国国情而授意黄隆生设计一种美观、简易而又实用的中国服装,黄参考了西欧和日本服装式样,并结合当时南洋华侨中流行的“企领”文装上衣和学生装而设计缝制成的。但是,也有资料称,中山装原由当时的军装改制而成的。1919年,孙中山先生在上海居住时,有一次,他将一套已经穿过的陆军制服拿到著名的亨利服装店请裁缝改成“便服”,改成“便服”后仍有点像军制服。但在便服中,它既非“唐装”,更非“西装”,店员便为之起名为中山装。由于孙中山先生在海内外声望很高,这种服式便不胫而起,迅速流传全国。当时的中山装背面有缝,后背中腰有带,前门襟钉9个纽扣,上下口袋都有“胖裥”。后来逐步演变成现在的款式:关闭式八字形领口,装袖,前门襟正中5粒明纽扣,后背整块无缝。袖口可开叉钉扣,也可开假叉钉装饰扣,或不开叉不用扣。明口袋,左右上下对称,有盖,钉扣,上面两个小衣袋为平贴袋,底角呈圆弧形,袋盖中间弧形尖出,下面两个大口袋是老虎袋(边缘悬出1.5—2厘米)。裤有三个口袋(两个侧裤袋和一个带盖的后口袋),挽裤脚。很显然,中山装的形成在西装基本形成上又揉合了中国传统意识,整体廓形呈垫肩收腰,均衡对称,穿着稳重大方。
      中山装自1923年诞生迄今,一直是中国男子最通行和喜欢穿着的服式。中国的民主革命家孙中山先生中山装的创始人。
      1923年,中山先生在广州任中国革命政府大元帅时,感到西装不但式样繁琐,穿着不便,又不大适应当时中国人民在生活、工作等方面的实用要求;而中国原来的服装(对襟式短衫褂,大襟式长衫等),既不能充分表现当时中国人民奋发向上的时代精神,在实用上也有类似西装的缺点。于是主张以当时在南洋华侨中流行的“企领文装”上衣为基样,在企领上加一条反领,以代替西装衬衣的硬领。这样一来,一件上衣便兼有西装上衣、衬衣和硬领的作用;又将“企领文装”上衣的三个暗袋改为四个明袋,下面的两个明袋还裁制成可以随着放进物品多少而涨缩的“琴袋”式样。孙中山先生说,他这样改革衣袋,为的是要让衣袋放得进书本、笔记本等学习和工作的必需品,衣袋上再加上软盖,袋内的物品就不易丢失。孙中山先生设计的裤子是:前面开缝,用暗纽;左右各一大暗袋,前面一小暗袋 (表袋);右后臀部挖一暗袋,用软盖。这样的裤子穿着方便,也很适用携带随身必需品。
      协助孙中山先生创制中山装的助手名叫黄隆生,广东台山人,原在河内保罗巴脱街开设隆生洋服店。1902年12月,孙中山先生到河内筹组兴中会,偶入其店购物,相与攀谈。黄隆生获悉面前顾客即为革命党领袖孙中山先生,大为倾倒。恳切要求参加兴中会,为革命出钱出力。1923年黄隆生随孙中山先生在大元帅府任事。孙中山先生设计中山装时, 曾请他帮同规划和负责缝制,顺利地制成了世界上第一套中山装。
      当中山先生穿起自己设计的、也是世界上第一套中山装时说:“这种服装好看、实用、方便、省钱,不像西装那样,除上衣、衬衣外,还要硬领,这些东西多是进口的 (当时这些东西多从外国进口),费事费钱。” 中山装由于具备好看、实用、方便等优点,所以一经孙中山先生提倡,就得到广大群众的欢迎。

    中山装由来的另一说法
      写此文是因为无意进入内地一个讨论区,有人留言谓听说“中山装来自日本”,结果留言者被众人围攻,被痛斥为「小日本」及“汉奸”。我看後纳闷不已(我也常被内地愤青以“小日本”相称)。若果承认日本对中国影响这麼困难,也许最好不要读中国近代史罢了。清末民初以来,日本一直在各方面都在影响中国。不过因为中日交恶,所以对日本的影响多不愿提及而已。中山装是一个好例子。明明与日本的渊源密切,欲避重就轻,偏要强说成来自南洋或中国。这种“承认学日本就是不爽”心态百年不变。
      中山装是孙中山设计而成的,目的是为现代中国人提供轻便的工作兼社交服。孙中山本身只说明推广中山装的原因,但没有讲清楚其主要灵感何来?以下简介中山装起源的三种说法。
      有关中山装的创作灵感,最常听到的说法是来自南洋华侨的企领服。它指出孙中山在1902年起越南筹建兴中会分会,委托河内一来自广东的裁缝黄隆生生产第一套中山装。孙中山采当时南洋华侨流行的企领代替西装的硬领,又将企领服的三袋改为四个,可放笔记、纸笔及工具等东西以方便学习或工作。
      此外,也有人指出中山装的主要参考来自中国。源出中国说再分广东便服说及宁波服便服说。两者均认为孙中山从中国地方便服为基础,加入西装的硬领及多袋等特色而成。有考证指出1916年孙中山托宁波(荣昌祥)裁缝王才运裁出第一套中山装。
      《中华文化习俗辞典》折衷南洋华侨说及中国说如下:“孙中山参照中国原有的衣裤特点,吸收南洋华侨的企领文装和西装样式,本着适於衞生,便於动作,易於经济,壮於观瞻的原则,亲自主持设计,由黄隆生裁制出的一种服装式样。”
      南洋华侨说及中国说都似乎有意不提日本的影响。老实说什麼南洋企领服、广东便服、宁波便服、甚至西装都不太像中山装,彼此的关系应该不会太密切。最像中山装的是日本校服及陆军士官服。孙中山及革命党在日活动时间不短(曾留日者众)。据说孙中山委托日本华侨张方诚设计了中山装的草图,然後返上海後,於1916年命王才运依图生产。亦有一说是1919年孙中山将自己穿过的日本陆军服拿去上海的亨利服装店改为便服,成为中山装的起源。

    中山装的做工
      中山装做工比较讲究,领角要做成窝势,后过肩不应涌起,袖子同西装袖一样要求前圆后登,前胸处要有胖势,四个口袋要做得平服,丝缕要直。在工艺上可分精做和简做两种,前者有夹里和衬垫,一般用作礼服和裤子配套穿用,后者不加衬料,适合于日常作便服穿用。中山装的优点很多,主要是造型均衡对称,外形美观大方,穿着高雅稳重,活动方便,行动自如,保暖护身,既可作礼服,又可作便装。其缺点是领口紧、卡脖子等。中山装素以其特有的沉着老练、稳健大方的风格吸引了广大的中老年人和海外华人的青睐,尤其是知识分子仍然视中山装为自己的日常服装。在穿着时,要注意由中山装所传递出的意蕴与其人生态度相吻合,要把风纪扣弥合,有人图一时的舒适而敞开领扣,这样会使自己在众人眼里显得不伦不类,有失风雅和严肃。

    中山装的色彩
      中山装的色彩很丰富,除常见的蓝色、灰色外,还有驼色、黑色、白色、灰绿色、米黄色等。一般来说,南方地区偏爱浅色,而北方地区则偏爱深色。在不同场合穿用,对其颜色的选择也不一样,作礼服用的中山装色彩要庄重、沉着,而作便服用时色彩可以鲜明活泼些。对于面料的选用也有些不同,作为礼服用的中山装面料宜选用纯毛华达呢、驼丝锦、麦尔登、海军呢等。这些面料的特点是质地厚实,手感丰满,呢面平滑,光泽柔和,与中山装的款式风格相得益彰,使服装更显得沉稳庄重,而作为便服用的面料,可选择相对较灵活,可用棉布、卡其、华达呢、化纤织物以及混纺毛织物。


    中山装文化内涵
      中山装的最初款式:上衣为立领、前门襟、9粒明扣,4个压爿口袋,背面有后过肩、暗褶式背缝和半腰带。1922年中山装改为立翻领、7粒扣,下口袋为老虎袋。后又改成现在的款式:上衣为立翻领,有风纪扣;衣身三开片,前门襟,5粒明扣;4个贴袋,各有袋盖及1粒明扣,上为平贴袋,下为老虎袋,左右对称;左上袋盖靠右线迹处留有约3cm的插笔口。高档中山装,在袖口部位有3粒饰扣。与中山装配套的裤,一般采用同料同色的西式裤。
      关于“中山装”,《中华文化习俗辞典》记载说:“孙中山参照中国原有的衣裤特点,吸收南洋华侨的‘企领文装’和‘西装样式’,本着‘适于卫生,便于动作,易于经济,壮于观瞻’的原则,亲自主持设计,由黄隆生裁制出的一种服装式样”。
      中山装由于孙中山的提倡,也由于它的简便,实用;自辛亥革命起便和西服一起开始流行。1912年民国政府通令将中山装定为礼服,修改中山装造型,并赋于了新的含义。立翻领,对襟,前襟五粒扣,四个贴袋,袖口三粒扣。后片不破缝。这些形制其实是有讲究的,根据《易经》周代礼仪等内容寓以意义。
      其一,前身四个口袋表示国之四维(礼、义、廉、耻),袋盖为倒笔架,寓意为以文治国。
      其二,门襟五粒纽扣区别于西方的三权分立的五权分立(行政、立法、司法、考试、监察)。
      其三,袖口三粒纽扣表示三民主义(民族、民权、民生)。
      其四,后背不破缝,表示国家和平统一之大义。
      其五,衣领定为翻领封闭式,显示严谨治国的理念。
      中山装的色彩很丰富,除常见的蓝色、灰色外,还有驼色、黑色、白色、灰绿色、米黄色等。一般来说,南方地区偏爱浅色,而北方地区则偏爱深色。在不同场合穿用,对其颜色的选择也不一样,作礼服用的中山装色彩要庄重、沉着,而作便服用时色彩可以鲜明活泼些。对于面料的选用也有些不同,作为礼服用的中山装面料宜选用纯毛华达呢、驼丝锦、麦尔登、海军呢等。这些面料的特点是质地厚实,手感丰满,呢面平滑,光泽柔和,与中山装的款式风格相得益彰,使服装更显得沉稳庄重,而作为便服用的面料,可选择相对较灵活,可用棉布、卡其、华达呢、化纤织物以及混纺毛织物。

     


    中山装的其他解释
          ( 59集电视连续剧《走向共和》中最后一集孙中山先生慷慨陈词。)
      我知道,你们很着急。张勋复辟了,国会,又开不成了。
      我们本来是共和国,可怎么一次又一次的出现了封建主义专制主义东西呢?这个问题不解决,专制复辟,就是必然的。共和国就永远是一个泡影。
      共和的观念,是平等,自由,博爱嘛。可民国六年来,我们看到的是什么?各级行政官员都视法律为粪土,民众——仍被奴役着。
      民国应该是自由之国,可民国六年来,我们看到的是什么,是只有当权者的自由,权力大的有权力大的自由,权力小的有权力小的自由。民众——没有权力,没有自由。
      民国应该是博爱之国,可民国六年来,我们又看到的是什么?是只有民众对当权者恐惧的爱,而当权者对民众只有口头上虚伪的爱。
      民国,更应该是法制之国,可民国六年来,我们看到的是行政权力,一次又一次的肆无忌惮的干涉立法。你不听话,我就收买你:你不服从,我就逮捕你。
      那行政是什么呢?应该是服务于国民,行共和之政。可民国六年来,我们看到的是什么,是一个打着共和旗帜的“家天下”,在这个“家天下”的行政中,我们根本看不到透明的行政程序,更看不到监督之制。那些行政官员,是如何花掉民众的血汗钱,民众不知道那些行政官员把多少钱揣进了自己的腰包。你们不知道吧,我也不知道。(呵呵)
      你们都知道司法是裁判吧,这个裁判的原则是什么,是一部主权在民的共和国宪法嘛,可民国六年来,我们根本没看到这么一部宪法,就那部不成熟的《临时约法》,也一次又一次的被强奸。
      哦,对了,我今天穿的这身衣服有点古怪是吧?连裁缝都说是很奇怪的。我要说,这就是共和,这就是共和的衣服:
      (举起右手)这边,我设计了三颗扣子,共和的理念,就是:平等,自由,博爱。
      (举起左手)这边也有三颗扣子:民族,民权,民生。
      那宪法呢?我发明了个新词,叫五权宪法:
      (指着中山装的左上袋)这里装的是立法权;
      (指着中山装的右上袋)这里装的是行政权;
      (指着中山装的左下袋)这里装的是司法权;
      这三权你们都熟悉,叫间接民权。我情有独钟的是——直接民权。要让普通的民众,都有直接参政议政的权力。
      一个是考试权,我们要把考试权还给民众,今后,凡行政用人,一定要经过考试,不管是谁。
      还有一个是弹劾权,(拍拍衣服),没地儿装了,不急,不急,(打开上衣,手指内袋)装在这儿,为什么要把弹劾权藏在里面呢?因为它是民众的杀手锏,它说不定什么时候就突然杀出来,弹劾你。
      我孙文此生阿,没有别的希望,就一个希望,那就是——让共和不仅是一个名词,一句空话,或一个形式,要让它成为我们实实在在的生活方式,让它成为我们牢不可破的信念。



    上一页:楹联 下一页:中华文明
    全部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