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页客服,欢迎咨询
商圈信息
      商圈信息
  • 圈主:zhujp
  • 粉丝:2 人
  • 人气:1670 关注度
      联系方式
  • 电话:021-59997393
  • 地址:上海嘉定区华亭镇澄浏公路与高石公路路口北侧
理性救灾是最好的支援
2008-05-17 22:59:14 659
  • 收藏
  • 管理
      我们的目标只有一个:用最小的代价、用最快的时间以及用最合理的资源分配,来尽可能地救援到每一个需要救援的同胞。

      据团中央青年志愿者工作部部长王雪峰介绍,“现在全国广大青年要求报名前往抗震救灾第一线的热情空前高涨,不少志愿者还自发前往重灾区抗灾”。(5 月16 日《中国青年报》)

      虽然感动于青年志愿者的拳拳之心,但王雪峰却坦言,“目前这个阶段,挽救生命、救治伤员是第一位的,需要解放军、武警官兵和专业人士为主体的救援人员,希望志愿者不要盲目、随意地前往灾区”。与此同时,成都团市委书记刘筱柳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称,“希望通过媒体呼吁志愿者热情、理性地投身抗震救灾志愿服务”。

      他们并非不让青年志愿者前去赈灾,他们是希望抗震救灾工作的有序能得到保障。事实上,抗震救灾是一项宏大而且专业的工作,它除了需要热情之外,更需要的是专业的救援队伍和专业的救援人员。

      在拥挤和危险的灾害现场,有热情但缺乏经验的青年志愿者,很有可能是“好心办坏事”,一旦“盲目救援者”成为救援对象,不仅有限而且宝贵的专业救援力量会出现“非有效性救援减损”,反倒会耽误更多在第一时间需要救援者宝贵的“机会成本”。

      而且,吁请青年志愿者不要盲目去灾区救灾,并不意味着救灾的大门为志愿者关闭。除了在家门口以募集资金、献血等方式抗震救灾外,青年志愿者也可以像贵州省地震局局长陈本金所说的那样,“志愿服务不一定要到灾情最严重的地方去,在交通不畅的情况下,志愿者可以在灾区群众集中安置地等先从事后勤服务、灾民心理辅导、政策宣传等工作”。

      一场突如其来的地震浩劫启示我们,“抗震救灾应该按照能力大小有序进行”。没有一个人是为了赢得功名和荣誉而冲到抗震救灾第一线,是那血浓于水、不离不弃的同胞情、手足情。但我们的目标只有一个:用最小的代价、用最快的时间以及用最合理的资源分配,来尽可能地救援到每一个需要救援的同胞。



    上一页:生命的火请不要熄灭 下一页:面对灾难 人们相互依存
    全部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