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页客服,欢迎咨询
商圈信息
      商圈信息
  • 圈主:zhujp
  • 粉丝:2 人
  • 人气:1672 关注度
      联系方式
  • 电话:021-59997393
  • 地址:上海嘉定区华亭镇澄浏公路与高石公路路口北侧
海外媒体续评中国救灾:一个摧不垮的民族
2008-05-21 22:15:44 636
  • 收藏
  • 管理

    中国人民在此次四川地震的救灾和赈灾活动中所展现的起脊梁坚挺、永不言败的民族精神、强烈的爱国主义情绪以及人道主义的光芒,令海外媒体赞叹:中华民族是一个"摧不垮的民族感"。

      西班牙《世界报》5月19日文章《一个摧不垮的民族》:为了挽救同胞们的生命,他们不吃饭,不睡觉,一周来一直战斗在四川汶川大地震的救援第一线。正是这些志愿者、战士和救援人员不屈不挠的精神把这个已经无数次遭受过外来入侵和各种灾难的国家一次又一次地从废墟中拯救过来。

      这个国家在近30年来经历了巨大的转变,而它的人民也许正是因为那些失去的时光而走得更快,工作得更加勤奋,而且看得更远。大地震只不过是这个国家在朝着新兴大国迈进的道路上遇到的一点点挫折。

      当国家处于危难时刻,中国的国家领导人为人民作出了榜样。应该承认他们在大地震发生后表现出了高效率和真诚的同情心。

      近年来,亚洲地区成为一个多灾多难的地区:菲律宾的台风、印度洋的海啸、巴基斯坦的大地震和缅甸的热带风暴。在这任何一场灾难中都未曾看到过像中国这样的举国动员的能力、勇往直前的决心和强大的团结互助的精神。

      毋庸置疑,这个民族表现出的精神与力量将使它在前进的道路上坚不可摧。

      新加坡《联合早报》5月20日文章《四川地震与中国民族精神的再现》:四川大地震再次使中国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世界在关切中国,中国在感动整个世界。

      感动世界的不是地震本身,而是中国人在面临灾难时所显现的民族精神,是赈灾过程中不同的角色所写下的一个个有关人的故事。这些故事正在形成一个巨大无比的“人”字。正是这个“人”字,体现出了中华民族的精神核心。

      正是因为对人的价值的重视,中国政府对地震作出了最快速的反应。在今年年初的雪灾期间,人们还在抱怨方方面面的动员和协调能力。然而,这次从中央各部委到人民解放军到各级地方政府,各方面都把他们的动员和协调能力表现得淋漓尽致。

      四川地震使得中国民族精神重新展现。在被商业大潮冲击了多年之后,中国人再次感觉到了生命之脆弱和人的价值之重要。

      全球在关注中国,国际社会得到一个新的机会重新审视中国,审视中国人的精神。

     德国《明星》周刊 5月19日报道称,在中国,"强烈的爱国主义情绪与帮助地震灾民的愿望融合在一起"、"中国人从没像今天这么团结过"。

      "原来,真正经历过的人才知道,所谓的""众志成城""抗灾,在中国人民抗震救灾中不是一个口号而已,城市的团结,中国老百姓善心激发以后的表现,会让你动容。"

      "(中国)因为这次牵动人心的救灾,因为这次救灾中表现的人道主义光芒、勇敢与毅力而赢得了世界的尊敬。"



    上一页:国难终日游资机构联手导演大逆转 下一页:新华时评:愿逝者安息 愿生者坚强
    全部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