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金融海啸影响,多数投资者损失惨重。就目前市况来看,寻找安全的投资理财渠道,成为众多投资者目前所迫切需要关注的焦点。而记者发现,银行中长期固定收益理财产品受到投资者的热捧。
2008年,中国国内各商业银行发行的理财产品类型也逐渐转型,从去年的高风险、高预期收益型,向现在的低风险、固定收益型转变,更好地满足投资者的需求。
众所周知,去年一些银行的偏股型理财产品颇受欢迎。由于股市上涨,这些理财产品,的确为投资者带来了丰厚回报。许多偏股型理财产品出现翻番的收益,投资者赚得钵满盆满。尝到如此大甜头的投资者不断加大投资力度,银行此类理财产品的销售额于是巨幅增长。为了满足投资者获取高额收益的需求,银行推出的理财产品也多是与资本市场相连接的产品。但是,目前市场上最为畅销或被关注的银行人民币理财产品,主要为信贷资产类产品和票据类产品。信托产品的介入是近两年理财产品的一个重大变动。
由于央行降息的举措,使得中长期固定收益理财产品倍受青睐。此类产品竟出现了一售即空的现象。某银行10月初推出的14天、21天和1年期的理财产品,投资收益分别为2.4%、2.7%、5.61%。而10月9日降息后,尽管1年期预期投资收益率下降到了5.45%,却受到了市民的追捧,不到两日就“卖断货”。
但是投资者仍然要注意的是,现在正处于降息的预期周期下,应尽量选择期限为1年左右的品种为宜,以锁定原来市场的高利率。而且,无论是购买人民币理财产品,还是购买外汇理财产品,尽量挑选期限固定,保证本金安全的产品。
有分析师预测,年底或者明年央行可能还会有降息的举措,在这种情况下,人民币市场的利率水平也会相应下降,未来人民币理财产品的收益率也将低于目前的水平。在央行全面降息之前做一个中长期的理财,可以避免在进入低利率时期后承受再投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