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页客服,欢迎咨询
商圈信息
      商圈信息
  • 圈主:zhujp
  • 粉丝:2 人
  • 人气:1617 关注度
      联系方式
  • 电话:021-59997393
  • 地址:上海嘉定区华亭镇澄浏公路与高石公路路口北侧
退税政策不可过于短视
2009-03-13 07:27:02 778
  • 收藏
  • 管理

      在全球经济的萧瑟中,中国外贸大幅下滑,并不意外。值得关注的是,虽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部分劳动密集型产品的抗跌成为一个亮点。海关统计显示,今年前两月,我国出口同比下降21.1%(据《新京报》昨日报道)。但相比而言,部分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相对总体出口跌幅较小,如服装及衣着附件出口同比下降11%,鞋类产品出口下降2.3%,箱包出口下降7.3%,玩具出口下降17.1%。

      上述现象似乎可以解读为出口退税效果初显。这引起国内关注出口退税政策的升温,全面上调出口税率的呼声日高。

      在10日上午举行的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记者会上,商务部部长陈德铭表示,未来几个月中国外贸形势依然严峻,中国正采取系列措施促进外贸出口。全国政协委员、商务部原副部长廖晓淇6日在政协小组讨论会中表示,在当前出口面临日益严峻的形势下,出口退税应一次调整到位。全国政协委员、商务部原副部长魏建国透露,商务部已就该问题进行研讨,但是,出口退税的下一步在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的背景下应有所选择。

      因为出口退税政策调整对于企业增加出口效果暂时还不宜高估。高出口退税率最直接的好处就是带来企业成本的降低。但现在出口下滑已经不是价格问题导致的竞争力不足,而是外部需求减少导致出口受阻的问题,而需求减少靠价格手段恐怕难以奏效。因此,部分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抗跌表现,更多凸显出我国处于世界产业分工链条的末端,低附加值收入弹性和价格弹性小,危机中表现出一定的需求刚性。而前两月,同样涉及上调出口退税率的机电产品出口同比下降21.8%,形势严峻。

      上调退税率可能带来经济形势暂时的回暖,但如果因此延误调整经济结构的时机,则得不偿失。出口退税率的调整表现为进一步的行政干预,这可能导致要素价格的进一步扭曲:低附加值行业的不断扩容,将导致产业投资短视,进一步增加了提高外贸竞争优势目标的难度。而退税一次调整到位的思路,则更容易倒退回到1994年全额退税的时代,使企业捧着“退税”饭碗不思进取,而中央财政不堪重负。

      归根结底,“中性税收”才应该是政策的基调。后WTO时代,中国与世界的联系日益密切,国际油价、美元走势以及各种不确定因素都会对外贸造成一定的影响。过分寄希望于依赖出口政策的导向以引导经济复苏往往会因为政策失灵而难以达到预期的目标。

      在我国成为全球最大新兴市场及国内产业结构迫切需要调整升级之时,过分强调出口的政策显然难以继续下去。与此同时,国内市场由于地方保护主义的干扰,条块分割严重,大大削弱了国内市场容量。在强调双向贸易,认识到进口重要性的大前提下,使进口发挥重要的“技术外溢”效应和“边干边学”效应,应该成为经济转型的新动力。

      □史晨昱(工行总行高级研究员)


     



    上一页:PMI指数连续4月回升 中国经济可能已企稳回暖 下一页:美国加大对中国出口大豆 本土油脂企业经营困难
    全部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