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页客服,欢迎咨询
商圈信息
      商圈信息
  • 圈主:zhujp
  • 粉丝:2 人
  • 人气:1630 关注度
      联系方式
  • 电话:021-59997393
  • 地址:上海嘉定区华亭镇澄浏公路与高石公路路口北侧
上海世博会是我们的机遇——写在上海世博会开幕十天之际
2010-05-12 11:36:17 461
  • 收藏
  • 管理
    10日,上海世博会迎来开幕以来的第10个晨曦;10天来,入园参观人数累计已突破150万人次。作为第一次在发展中国家举办的注册类世博会,上海世博会是中国的机遇,也是世界的机遇。

     

    展示五千年文明古国的年轻姿态,架起沟通世界的桥梁,世博会给了中国进一步融入世界的机遇

     

    凡是到过上海世博会中国馆的观众,无不对馆内所展示的那副长128米、高6.5米的多媒体《清明上河图》长卷印象深刻。通过现代科技手段,北宋画家张择端的传世名作得以“复活”,画作中的数百个人物在多媒体版本中由静态变为动态,贩夫走卒,引车卖浆,为参观者还原了北宋时期汴京城的繁华胜景。

     

    选择《清明上河图》,正因为其代表着我国古代城市发展的智慧和文明。上海世博会主题演绎顾问、上海图书馆馆长吴建中说:“我们要展示不仅仅是中华五千年文明本身,更重要的是要展示中华五千年文明所凝聚起来的智慧,对现代中国的发展起了什么作用,对未来人类的发展又能有什么样的贡献。”

     

    在上海世博园的浦西园区,与可口可乐、思科、通用汽车等跨国公司自建企业馆所并列的,有中国民营企业联合馆、万科馆、远大馆等由10多家国内民营企业建设的独立展馆。这也是中国民营企业首次以如此庞大的阵容亮相世博会。

     

    “世博会是经济领域中的奥林匹克,在这里与国际一流企业同台竞技,不仅能体现中国民营企业的实力和水平,也增加了对话合作的平台。”中国民企联合馆馆长孙军说。从去年年初顶替一家因国际金融危机临时退展的全球500强企业,到去年7月培土奠基,再到今年按时完成布展如期开馆,中国民企联合馆创下了上海世博会施工速度之最。

     

    世博园让世界对中国有了新的感悟。在连续看过世博园城市最佳实践区的宁波滕头“城市化与生态和谐”案例、西安大明宫遗址区保护改造项目案例、上海“沪上生态家”案例以及成都“活水公园”案例后,西班牙建筑师冈萨雷斯改变了他对中国城市化进程的观念:“我过去认为数亿人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搬进城市居住,一定会造成一场生态灾难;但在这里我看到了中国城市管理者和人民为建设绿色家园的努力,我发现我的担心有些多余。”

     

    世博园同时也让更多国人“零距离”地接触世界智慧。来自山东的游客张德才平常最烦心的就是城市道路越修越多,越修越宽,车却越来越堵。世博会德国不来梅案例中展示的“汽车共享”概念给了他新的启发,“1辆共享汽车可代替6辆私家车,不来梅目前共有160辆共享汽车代替了近1000辆私家车,这样的思路完全可以为我们所借鉴。”

     

    加强东西方合作,增进克服困难信心,世博会给了世界与中国携手应对危机挑战的机遇

     

    在上海世博会所创造的一系列“第一”中,欧盟已经占据了两条——它不仅打破了欧盟历史上从来不在欧洲以外参展世博会的惯例,同时又于5月9日成为首个在欧洲大陆以外举行“欧洲日”庆典活动的地方。欧盟委员会副主席维维亚娜•雷丁说:“我们希望从欧盟的主要合作伙伴中国向全世界传达一个重要信息:强大的经济合作及牢固的友谊能带来持久的和平稳定与繁荣昌盛。”

     

    无论是年初遭遇重大自然灾害的海地、智利,还是正为消除金融危机负面影响而努力的希腊、冰岛,都如约来到了上海。专程来上海出席希腊馆开馆仪式的希腊副总理潘加洛斯说,因为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希腊参加上海世博会的预算比最初减少了40%,但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展馆展品的质量和数量没有减少,结果令人满意。他说:“希腊参加上海世博会是对中国人民和上海人民的承诺,我们今天做到了这个承诺。我们不能缺席世博会这样一个世界性的盛会。”

     

    走近上海世博园,随处可见外国展馆中的“中国元素”:意大利馆的“福”字,挪威馆的竹子,墨西哥馆的风筝,波兰馆的剪纸,瑞士馆的阴阳理念设计,新加坡馆的石斛兰,日本馆的朱鹮主题……世界各国在通过“中国元素”表达对东道主的尊敬和感谢的同时,更展现出东西方携手,共同应对当前严峻挑战的信心。

     

    出生在中国的世博会波兰馆总代表斯拉沃米尔•麦曼说,尽管不久前发生的波兰总统专机坠毁事件让整个波兰陷入悲痛,但这并不会影响波兰在世博会上的表现。“我们在此想传达一个简单的信息,波兰是在世界金融危机中保持GDP正增长的欧洲国家;波兰欢迎同中国的合作,我们已准备好,并渴望成为中国企业进入欧洲的门户。”

     

    展示城市文明成果,交流城市发展经验,世博会给了全人类共同思索未来的机遇

     

    “我们是大自然的一部分,风、星星、山、石头、鸟、美洲虎,都是我们的兄弟姐妹。在玻利维亚,我们生活在一个变革的年代,我们目睹和经历了太多太多的伟大,一个又一个的挑战与变迁,然而我们毅然决然地要回到属于我们的那条道路,在这条道路上,努力地去明确我们的价值观,恢复我们固有的文明。”

     

    走进世博会的玻利维亚馆,便可以看到在墙壁上镌刻的这几段饱含深情而又掷地有声的话。玻利维亚选择了“幸福生活的城市社区”作为其参展主题,但在大城市中常见的汽车、摩天大楼在展区里难觅踪影。与之相反,观众们看到的是悬挂在墙上的传统织物,展现该国36个民族的186个人面雕塑,被水、风、大地和宇宙包围的传统环形建筑。

     

    城市化是人类今天所面临的共同课题,无论贫富、无论发展快慢,上海世博会给了各国展示本国发展模式的平等舞台,全人类在这里更加全面而冷静地分享智慧,思索未来。

     

    对城市如何破解水资源危机的问题,世博会不少国家馆和城市最佳实践区的案例作出了他们解答。新加坡馆介绍了本国在水资源保护和运用方面的经验,通过雨水收集、用后水处理、海水淡化和境外购水等四种途径,这个海滨城市确保了城市用水的充足。成都的“活水公园”项目展示了将混水变清,死水变活的城市生态系统;马德里案例馆则展示了污水处理率达100%的欧洲最佳水资源再利用系统。

     

    “中国正面临一些水资源方面的挑战,比如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不断加大;但同时,这些也不是中国特有的问题。世界上有很多国家都面临着类似的问题。我们需要携起手来共同应对这些问题,没有一个国家能凭借一己之力解决所有的问题。”世博会世界水理事会馆负责人格尔•博格坎普说。



    上一页:让每一个生命都充满阳光——走进世博园生命阳光馆 下一页:世博开局良好 俞正声:提高服务水平 适时转入常态运行
    全部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