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全球化是经济全球化的核心,没有金融的全球化,一国的金融如果不融入世界金融体系之中,它将被是时代所抛弃。面对挑战和机遇,我们如何应对?
当前世界发展的两大趋势是政治上的多极化和经济上的全球化,而金融全球化是经济全球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必然发展。面对金融全球化的趋势,我们的基本方针是:积极参与,趋利避害,为我所用。为此,需采取以下金融政策:
(1)改善和加强宏观调控,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为参与金融全球化奠定稳健的实力基础。
国际经验表明:对于象我国这样的发展中大国来说,只有保持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不断增强经济实力,才能成为金融全球化中的赢家。面对国内内需不足通货紧缩的现状,我国在推行积极的财政政策的同时,适当增加货币供应量,采取以下措施努力发挥货币政策的作用,促进经济增长。
第一,充分运用各种货币政策工具,增加货币供应量。
选择适当时机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和存款准备金利率,扩大国债、金融债公开市场业务,加大中央银行公开市场的操作力度。此外,对管理水平较好的城市商业银行和城乡信用社适当增加贷款,为这些金融机构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创造条件。
第二,运用信贷杠杆,促进结构调整,扩大需求,支持经济发展。
促进纺织、煤炭、冶金等行业调整,坚决按国家规定关闭一批污染环境、浪费国家资源的小企业。增加推进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的贷款。完善大中型企业的主办银行制度。进一步规范“封闭贷款”管理。支持中小城镇建设。扩大对“三资”企业的人民币贷款。扩大个人消费信贷,将个人住房信贷由20年延长到30年,实行优惠利率。
第三,按照中央12号文件要求,做好600亿长期国债项目的配套贷款工作,支持国有企业改革发展。
通过“债转股”对技术改造贷款的贴息和选择一部分国有企业上市,支持国有企业在改革中发展。
第四,帮助国有商业银行改进经营管理,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渠道,促进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落实。
一是完善业务经营计划。商业银行按当地信贷市场有效需求,安排贷款计划,并按条件审查发放,继续纠正简单下达存贷比例做法。二是合理划分贷款、授信权限。要给县支行一定数额的流动资金贷款审批权,省级分行也应有一定的固定资产贷款审批权。三是要建立合理的贷款约束和激励机制。在强化贷款责任制、降低不良贷款的同时,注意发挥和保护信贷人员改进金融服务的积极性,激励他们去发现和搜寻一切对社会和银行有利的贷款机会。
推广链接: 采集工具 Flash游戏 采集
上一页:金融IC产业迎来爆发机遇
下一页:中国金融博览会将探讨深圳与东盟的金融合作机遇
全部评论(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