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关注香港金融动态 中联办每日都要上报
2010-11-04 22:23:44
293
收藏
管理
中联办副主任王凤超近日披露,“中央关注香港金融界,中联办每天向中央报告香港的金融动态”;他又特别提及雷曼迷债风波在香港引发很大震动,不少苦主处境悲惨,而汇丰集资,也令散户陷入进退两难境地。时事评论员刘锐绍指,中央一贯认为若经济好,政治争拗自然少,反之亦然;而香港作为外向型经济体系受压更大,中央自然更在意。
香港中通社消息,王凤超前日出席中国共产党界别联组发言时表示,“中联办每天要向中央报告香港的金融动态,如恒生指数的变化等”;他又指,金融海啸还在发展,在有的国家和地区情况还在恶化,所以中央关注香港金融界,要努力维护香港的国际金融地位。他特别提到金融界近期两宗大事:雷曼迷债风波及汇丰集资,影响港人利益。
王凤超指出,雷曼迷债及到很多香港市民的利益,“很多老人用其一生的积蓄,买了雷曼债券,最后血本无归,在银行前游行静坐,有的甚至扬言上吊自杀,处境很悲惨。”
至于汇丰银行为度过难关,向股民集资,王凤超指,消息一出,股价大跌;由于市民难以判断市场前景,香港的汇丰散户也陷入进退两难的苦况。王凤超继而指出,大陆也应进一步关注国际金融形势,民众也应加强对金融海啸的认识和防范。
他举例说,大陆游客今年春节到香港游玩,排队买高档LV包,令港人感到“大陆人真有钱”;而今年2月初,中央电视台新址配楼发生火灾,海外媒体看得目瞪口呆,外界均认为,经济危机来临,应该节俭,但央视的一个部门,动辄拿出上百万元放礼花,非常奢侈。
刘锐绍指出,王凤超的言论吻合中央一向的思维,就是“经济好、民生好,政治争拗自然少”,而包括各个中央部委及驻港机构,也一直密切关注香港的经济发展。他又指,金融海啸下,香港属于国际城市,而国内与国际的关系仍是隔了一层,香港所受压力应该更大,中央自然更加关注香港发展,刘锐绍补充,大陆资金投入香港经济体系的比例过去持续上升,一旦香港经济发展出现问题,大陆市场也难免受到牵连。
另据香港媒体披露,面对金融海啸,据知,中央高度重视保持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对于港府在此次危机中的表现,北京基本上满意;原来,自外围经济出事,北京与特首曾荫权一直保持联系,其中商量的重点,就是如何防止出现系统性金融风险。
主管港澳事务的国家副主席习近平近日向香港的人大政协发表了重要讲话,尤其点名要求港区人大支持曾荫权领导的特区政府依法施政,引起香港政经界关注和揣测。据悉,金融海啸下,中央决心全力稳住香港,但经济风雨飘摇,北京恐怕香港政局不稳,故早定调,要力挺曾荫权做完余下任期,不会换人。
接近北京消息人士指,习近平日前的讲话,反映出中央对金融海啸的评估,就是危机未见底,市场大幅波动的风险在增加;习近平6日也透露了,主席胡锦涛早前曾经召开一个特别会议,研究如何助港应对金融海啸。面对外围如此恶劣环境,消息人士表示,北京与港府的有关官员,一直有紧密的联系,由于曾荫权出任财政司司长时,曾在1998年亚洲金融风暴中,有打大鳄的经验,因此,北京也特别与他商量有关防御金融风险的重大问题。
对于港府的表现,消息说,中央基本上是满意的,习近平在政协和人大的两次的讲话,都有提及,香港目前大局稳定,港府应对危机也是快速的;习近平在两次讲话中,也特别指出,港府处理过98年亚洲金融风暴后,相信更懂得应对现在的危机。然而,在这场风暴中,中央认为,最重要的,还是“信心”两个字,信心比黄金还重要,信心一失,就会出各种乱子。因此,总理温家宝在工作报告中,刻意把挺港措施详细写出,就是要全国人民、港人,甚至外国炒家,都收到中央挺港信息,以给港人信心。
推广链接:
SEO工具 友链平台 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