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夜今晨(美国时间),道琼斯工业指数有一场非常激烈的1万点保卫战。美股刚开盘的时候,传来两个好消息,其一,美联储主席伯南克说,美国经济在未来一段时间会保持正增长;其二来自中国,路透社报道,中国某官员透露,5月份中国的出口同比增长了约50%。这两个消息一下子使道指涨上了1万点。但是到了凌晨2点多,又传了两条不好的消息。一是关于BP(英国石油公司)可能要破产的传言,BP的股价一天之内跌了15%。第二个消息是德国总理默克尔说,德国是时候退出经济刺激政策了,德国准备收缩800亿欧元的财政开支。德国是欧元的支柱国家,其总理说出这番话,使市场大为惊慌,所以道指又掉下来了,收盘掉回了1万点之下。尽管只是一个交易日的上上下下,还是让我们看到,现在的金融市场是多么脆弱。各种各样的消息不断出现,牵动着亿万人的心。为什么现在的资本市场或者金融市场如此脆弱呢?因为我们正处在一个非常特殊的时期,也就是后危机时代。不敢说“危机后”,因为我们现在并没有走出危机。
一次大危机后,一定会出现一次大变革,这会体现在国际货币体系的变革、中央银行决策的变革和金融监管的变革。
在1929年开始的大萧条之后,世界金融体系、金融监管发生了一次脱胎换骨的变化,比如出台了《1933年银行法》(《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美国1933年证券法》、《美国1934年证券交易法》,1935年出台了《银行法》等。我们现在所熟知的金融监管体系基本上是那个时候开始建立的。
这一次百年不遇的金融危机后,一定会再引起一次大变革。上个月美国参议院通过了一项新的金融监管改革法案,有1500多页。这一次将要出现的大变革,对中国来说,意义特别重大,因为以前大规则制订时,我们没有参与。在我国改革开放发展时,国际规则比原来的国内规则好,所以我们按照国际惯例办事,并取得了今天的成就。但是这些规则同样对我们有很多制约。现在是设计新规则的时候,又是中国有一定发言权的时候,这是非常大的机遇。面对这一机遇,我们应该当仁不让。
新的国际金融体系会是什么样的呢?现在还不知道,但是我们可以看到几个大方向。一是国际货币体系的变化。长时间以来,人们在质疑以美元为核心的国际金融体系本身的缺陷。理想的国际货币体系是什么样的呢?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提出了一个理念,一个理想的国际货币体系,首先要有稳定的基准,要有序地发行;其总量可以灵活调节;必须超脱于任何一个国家的经济状况和利益。因此,需要一种跟主权国家脱钩,并能保持币值长期稳定的超主权货币。当然,这是一个理想。多长时间才能实现,是一个问题,现在还有很多人在挑战这一理念。但是,趋势确实如此。很多国家也对此做出了呼应。前一段时间我提出了一个建议,在短期内无法形成这样的新货币体系的情况下,能不能考虑让人民币先盯着SDR(特别提款权)。SDR是非常透明的一篮子货币,其中美元占44%,欧元占34%,日元占11%,英镑占11%。人民币跟美元挂钩,我们说人民币汇率是稳定的,是从美元的角度来看。但从欧元和日元的角度来看,人民币汇价一直在变。首先,一旦盯着SDR,美元变,人民币一定会变,但是变得比美元少;对其他货币的变化,也是一样。其次,这能减少人民币升值的压力。第三,人民币会更有吸引力,因为拿着人民币,就等于拿了一篮子稳定的货币。这样,我们不但能使人民币稳定,加快人民币走出去,而且可以推动国际货币体系多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