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轮建设规划7条地铁线
◆5号线南延伸
奉贤线
◆9号线三期
◆17号线青浦线
◆13号线二期
◆14号线
◆15号线
◆18号线
上海新建线路在线路运行上将实现“快慢车”的突破,不再都是站站停的列车,比如,北起龙阳路站,南至临港新城、正在建设中的16号线通车后,将采用快车直达和慢车站站停两种运行方式。上海申通地铁(7.61,0.03,0.40%)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应名洪日前在为市交通学会所作的主题为“把网络运行安全作为首要任务”的报告中透露了上述信息。
将建客流预报预警机制
应名洪透露,根据规划,“十二五”期间,上海地铁除了目前在建工程5项、约140公里计划在2014年前陆续建成试运营以外,新一轮建设规划的7个项目正在深化前期研究,并分批进入上报程序(5号线南延伸奉贤线、9号线三期、17号线青浦线、13号线二期、14号线、15号线、18号线)。
应名洪表示,上海轨道交通面临的主要安全风险集中在运营大客流、设施设备异常故障、外部因素侵害等。
对此,上海地铁将建立客流预报预警机制。通过对自动售检票系统客流数据的长期跟踪、分析,掌握乘客出行规律,建立全网络断面客流分析和客流预警机制,实现对常规大客流和突发大客流的有效监控。
同时,优化行车组织方案,根据客流特征变化,灵活调度,通过加开部分区间车,直达大客流站点等灵活行车调度方式,缓解站点客流密集的矛盾。针对部分线路区段高峰运能不足的突出矛盾,对重点车站采取高峰限流措施,减少列车运行延误,提高运行正点率。
尽量减少多线同站换乘
“在新线建设过程中,上海地铁将更加突出地把运行安全作为核心和前提。”应名洪说,上海今后新建线路在总结上一轮建设的基础上,将更加注重客流组织的优化,将尽量减少多线同站换乘,而采取多点换乘的方式,在车站设施方面,新建车站增加站台宽度和扶梯数量,一般站台宽度不小于12米,换乘站不小于14米,中心城的内岛式站台设置三组扶梯,以进一步降低站台客流拥挤度。
16号线(即原11号线南段,规划时称为21号线,为上海一条建设中的轨道交通路线,北起龙阳路站,南至临港新城)将采用快车直达和慢车“站站停”2种运行方式,并选用最高速度达到120公里/小时的车辆,从而有效缩短旅行时间,提高线路运能。正在建设中的16号线计划2012年底至2013年初建成通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