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民众和专家遴选的“台湾十大观光小城”名单日前新出炉。观光局依首字笔划序公布了十大观光小城名单:大甲(台中市)、大溪(桃园县)、北投(台北市)、安平(台南市)、金城(金门县)、美浓(高雄市)、鹿港(彰化县)、集集(南投县)、瑞芳(新北市)、礁溪(宜兰县)。
遴选的游戏规则是民众票选占总分两成,专家意见八成。获选的十大观光小城将是未来官方国际宣传的重点。
评审项目分得很细,还兼颁“最具地方特色小城”给苗栗三义;“最整洁乾净小城”给花莲瑞穗;“最具国际观光潜力小城”给台北市信义区。没有入选的马祖北竿、屏东琉球、澎湖马公,以及台东鹿野,都列为观光潜力小城。
其中,鹿港“逆转胜”,击败苗栗县三义乡,取胜关键在于其地方特色。三义以“木雕艺术城”为主轴参选,评审到实地考察后却发现,当地木雕多是中国大陆货,在地的木雕作品反而少。反观鹿港中山路老街保留了历史性建筑,访客可透过建筑物窥探台湾开发史,街道平整的骑楼具备友善的观光环境。
三义乡长徐文达认为,三义木雕是“大陆货”并非属实,因为作品是三义木雕师赴大陆设厂生产的,未来会鼓励业者贩售在地木雕,让木雕城更实至名归。苗栗县政府已规划在三义设木雕专区,鼓励木雕师进驻,生产在地木雕品,鼓励业者贩售在地木雕品。
另一方面,评审同时点出鹿港和观光潜力小城同样面对现有硬件设施局限,即缺乏大型旅馆,住宿条件不足的问题。
评审未触及的是,对于外来者而言,衔接鹿港和台湾主要城市的交通也有加强的空间,若能节省交通时间,无疑能吸引更多游客做一日游,喜欢的还可以留下来住几天。
一个城市要发展旅游业,交通和硬件设施的便利只是基础条件。既然要与区域旅游业竞争,知己知彼,事半功倍。
台湾发展旅游业,不得不认清北亚地区的旅游实力,才能确认台湾的优势与短处。香港、北京、上海、东京、京都、大阪、首尔、釜山,用时间和金钱,还邀得国际大师参与都会风貌的设计与装点,这些地区所打造出来的国际知名度,自然不是“观光小城”可直接硬碰硬的。
如果“小而美”是台湾引以为傲的特色,那么“精而巧”将是它所需要的升级版。特别是在重复性、相似度越来越接近的国际旅游市场,辨别高下的就是比别人做得好一点,并且能够一直保持领先姿态。
台湾社会这些年来依赖民间力量,多过政策领航。但是,在21世纪城市与城市争妍斗丽的国际舞台,讲究团队精神,更胜于单打独斗。民间能量需要聚集整合起来,城市行销才能发挥其最大的效应。偏偏整合团结民间能量是台湾施政的最大挑战。这个问题挥之不去,下来讨论其他课题还会继续浮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