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WOT战略分析框架作为一套非常成熟的分析体系,常被用于制定企业发展战略及其职能战略,是战略分析中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在资源和战略能力分析,可以借助于SWOT战略分析框架,如实评价企业在履行社会责任过程中面临的优势和劣势、存在的机会和挑战,并得出相应结论,为企业社会责任战略的制定提供参考。
3.利益相关方期望分析
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各利益相关方的支持,企业的发展成果也最直接为各利益相关方所享有。从企业的角度来看,员工、供应商、客户、政府等利益相关方的支持是企业发展的坚实基石;离开了他们的支持,企业的生存将难以为继。从各利益相关方的角度来看,只有服务和支持企业的发展,自身才能从企业的发展中受益,否则自身的利益也将受到损失。基于双方共同的需要,企业有必要在社会责任战略分析过程中,通过各种方式和渠道明确各相关方的利益期望和诉求,使企业社会责任战略更具针对性、更契合各方的需要。当然,这离不开与利益相关方的沟通和交流,要求企业与利益相关方建立起畅通的沟通机制,让各利益相关方参与到企业的社会责任战略制定中来。
企业社会责任战略定位
从企业战略层面来看,对整体发展战略、经营战略和职能战略的制定都有着一系列的要求,这就涉及到企业战略的定位。企业社会责任战略作为企业整体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施之前,同样需要明确定位,这就涉及到战略部署和业绩目标问题。
1.企业社会责任战略部署
明确企业社会责任战略定位,首要步骤是合理规划战略部署。如何规划企业社会责任战略部署呢?在对企业所处的内外环境、资源和战略能力、利益相关方期望进行全方位分析的基础上,对企业的优势和劣势,机会与威胁有一个清晰的认识,才能使企业合理规划社会责任战略部署成为可能。当然,进行全方位的战略分析仅仅是企业社会责任战略部署的前提;更为重要的内容包括实施推进计划、职责分配和控制方法等,其中:推进计划必须综合体现企业社会责任战略分析的结果,并经过企业内部评估认可和与相关利益方沟通后再实施;职责分配则需要结合企业社会责任战略推进计划,将企业内与社会责任相关的各项事务或任务与人联系起来,从而顺利推进各项计划;控制方法是指为保证企业社会责任战略计划按预定目标实施的一系列措施,科学的控制方法将能在监控计划实施的同时,及时反馈并修订实施中出现的各种意外情况。
2.企业社会责任业绩目标
企业社会责任业绩目标是关于企业社会责任战略的具体化和明细化,这是考核战略目标实现情况的必要步骤。企业社会责任业绩目标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反映整体绩效的定性指标,另一类是反映具体业绩的量化指标。当然,无论是整体绩效,还是具体业绩指标,都应从经济、社会和环境等方面来衡量,同时每一个方面都可从必尽责任、应尽责任和愿尽责任三个层面考虑。具体来讲,在整体绩效定性指标方面,主要涉及有关企业社会责任相关事务履行、处理好坏的判断,比如从整体上看企业是否履行环境方面的责任以及履行的大致情况等;在具体业绩方面,则更多采取可量化的指标,对企业的各项具体社会责任进行量化和具体评价。
企业社会责任战略的实施
1.指导方针和基本原则
企业社会责任战略需要在指导方针的指引下,遵循一些基本原则稳步实施和推进。企业社会责任战略应当以提高企业责任竞争力为主要导向,并以此作为指导方针,推动企业在社会责任领域各项事务的实施。当然,为了确保企业社会责任战略如期实施,并取得预期效果,还需要遵循一些基本原则,包括:前瞻性原则,企业社会责任战略作为指导企业社会责任实践开展的纲领性文件,应具有一定的前瞻性,能够对企业社会责任未来一段时间的发展趋势作出比较准确的判断和预测,从而具备可实施的基础;整体性原则,即企业社会责任战略应与企业整体战略保持一致,从整体上推进和实施;可操作性原则,该原则要求企业社会责任战略应该与企业的现实情况和所处社会环境密切相关,能够进行细化、落实和层层分解,不能脱离现实难以操作和实现;权变原则,战略实施过程实质是解决问题的过程,企业社会责任战略体在实施中难免会出现与原定假设相偏离,因而企业社会责任战略应遵循权变原则,根据内外环境发生的重大变化及时进行调整和完善。
2.资源规划和配置
资源规划包括两个层面:公司层面和业务层面。不同的层面,需要制定不同的资源规划计划,并且采取不同的资源配置方式。具体来看,在公司层面,需要全方位规划企业的人力、物资和资金等各项资源,并根据需要配置到企业内各相关部门,为从整体上推进企业社会责任战略的实施提供物质保障。在业务层面,则需要根据企业各部门的实际情况和部门内社会责任工作开展的需要,在企业整体资源规划的指导下,合理规划、配置本部门的资源,推动企业社会责任战略在各个部门的具体落实。
3.组织架构的调整与优化
企业社会责任战略的实施需要对组织架构作相应调整和优化。对于企业而言,企业社会责任战略作为一项新生事务,是近年来随着社会责任运动的兴起,企业对自身战略进行的完善和调整。在企业社会责任战略制定后,原有的组织架构显然不足以支撑新战略的实施,这样组织架构的调整和优化就摆上了企业的议事日程。
4.日常工作推进体系
企业社会责任战略的执行需要有力的日常推进机制。完善的企业社会责任日常工作推进体系包括职责分配机制、绩效考核机制、监控反馈机制、工作改进机制等一系列内容。其中,职责分配机制主要是明确有关社会责任的各项职责,将与企业社会责任相关的各项事务落实至各个部门、各位员工;绩效考核机制以企业责任目标为导向,以工作责任制为基础,对部门、员工在社会责任方面事务的落实情况作出考查,并以奖惩制度进行正向激励,肯定积极行为、否定消极行为,提供了激励企业内各部门和成员不断改进社会责任实践、努力创造社会责任更加绩效的动力源泉;监控反馈机制是在监控实际工作推进状况和企业社会责任绩效考核情况的基础上,对于与企业社会责任战略相违背的现象或行为及时进行反馈;工作改进机制则是结合监控反馈的情况及时进行改进和完善,避免企业社会责任实践偏离预定目标,确保企业社会责任战略能够按预定计划顺利推进。
小结
无论是从企业发展的宏观层面看,还是从企业提升企业责任竞争力的中观层面看,乃至从推进企业社会责任实践的微观层面看,着力构建起一套完整的社会责任战略体系都是非常有必要的。
企业社会责任战略体系的构建也是一项系统工程,从企业社会责任战略分析、定位,到企业社会责任战略的实施,都需要企业从人力、财力到物力,从决策层、管理层到执行层,从理念、方法到实践予以全方位的支持。当然,对以任何一个企业而言,构建起完整的、适应自身发展需要的企业社会责任战略体系只是万里长征第一步,更重要的是严格根据该战略体系开展企业社会责任实践,不断提升企业的责任竞争力,这才是构建企业社会责任战略体系的意义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