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页客服,欢迎咨询
商圈信息
      商圈信息
  • 圈主:笛声悠扬
  • 粉丝:4 人
  • 人气:560 关注度
      联系方式
  • 电话:
  • 地址:嘉定区迎园路
政治局常委会会议强调的“疫情防控能力”,具体指什么?
2022-05-07 09:17:32 157
  • 收藏
  • 管理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5月5日召开会议,分析当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研究部署抓紧抓实疫情防控重点工作。会议强调,要加强防控能力建设,强化区域协防、省内统筹,把防控的人力物资备足备齐,做好疫情应对准备。

    2020年10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上讲话时提出七种能力建设,提高干部应急处突能力是其中之一。他强调,预判风险是防范风险的前提,把握风险走向是谋求战略主动的关键。要增强风险意识,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做好随时应对各种风险挑战的准备。从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干部应急处突能力建设重要论述来看,疫情防控能力建设的关键和核心是增强风险意识,加强风险研判,整合各类资源,做好应对风险挑战的准备,牢牢掌握危机应对的主动权。加强疫情防控能力建设,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做好准备:

    一是从思想准备来看,应坚守底线思维,增强风险意识,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持“动态清零”总方针,凝聚人心和达成共识,为疫情防控提供统一坚强的思想准备。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在疫情防控工作正处于“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关键时期和吃劲阶段,统一思想、凝聚人心、增强信心、达成共识至关重要。首先,应坚持底线思维,为疫情传播可能带来的次生灾害和风险做最坏的打算,为取得防控成效做最充分的准备,始终掌握疫情防控的主动权。疫情防控越到关键时刻,越要有最坏的打算和最充分的准备,避免因“没想到”或“意料外”的风险打乱经济社会发展和疫情防控工作的节奏和平衡,造成更大的次生灾害和衍生危机。其次,要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持“动态清零”总方针,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和疫情防控工作,努力用最小的代价实现最大的防控效果,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二是从工作准备来看,应加强风险识别和研判工作,根据疫情防控可能面临的风险,制订针对性的风险清单,作出精准预警,为可能的危机事件做好预案、措施和资源等方面准备。

    疫情防控工作到了关键时期和吃劲阶段,面临的风险往往不比疫情初期少,有些问题和风险挑战更加突出,稍有不慎,前功尽弃。因此,要立足疫情防控的新形势新任务,如封控时间较长、复工复产压力大、防止疫情反弹等新问题,做好充分筹划和准备,精准梳理疫情防控工作新风险新挑战,制订科学的风险分析清单,有效整合各类防控资源,完善风险治理的方案和预案,将可能存在的风险和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和成灾之前,避免疫情防控措施不到位产生新的矛盾和风险,减少疫情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不利影响。

    三是从机制准备来看,要加强统筹协调,打破部门、条块和区域之间壁垒,发挥政府、市场、社会和市民等多种主体的协同作用,强化疫情防控的命运共同体建设。

    加强防控能力建设,要强化区域协防、省内统筹,把防控的人力物资备足备齐,打通各部门之间机制,做好疫情应对准备。首先,要坚持全市一盘棋,健全统筹协调机制,进一步打破部门、条块和区域之间的壁垒,实现信息、数据和资源共享,把最需要的资源、力量、物资集中到最困难的地方去,高效快速地解决各类问题,保障人民群众的合理合法权益。其次,搭建平台,健全机制,加强政府与市场、社会和市民之间的协同,发挥各类主体在疫情防控中的独特优势,整合各类有效资源,形成多元主体之间相互补充、相互合作的命运共同体。最后,进一步完善长三角乃至全国疫情防控的合作机制。在前期兄弟省市的支援和区域合作的基础上,总结经验和好的做法,加强与兄弟省市援助力量之间的合作,更好地发挥省、市之间防控合作机制的功能,为疫情防控工作提供更多的力量支持和资源保障。 

    四是从制度准备来看,应全面落实属地、部门、单位、个人的四方责任,建立全社会共同防控责任体系,压实行业责任、单位和个人责任。

    疫情防控工作到了关键时期和吃劲阶段,除了要全面落实疫情防控各项任务和措施外,更需要按照“四应四尽”要求,同步抓好“降新增”和“防反弹”这两个重中之重。为了明确各类防控主体的责任,激发各类主体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必须进一步完善相关责任体系,压实行业、单位和个人的防控责任,将责任落实到人、事和具体流程等方面,确保防控行为落实落细落到位,杜绝基层、单位和个人的防控措施出现“跑冒滴漏”现象,牢牢掌握疫情防控工作的主动权。

    五是从资源准备来看,应强化统筹疫情防控和资源保障工作,夯实物资储备和资源调度的基础,确保人力、物力和财力保障到位,为疫情防控创造良好的物资保障条件。

    从前期疫情防控工作来看,疫情防控与资源保障是疫情防控工作的“车之两轮”和“鸟之两翼”,在推进疫情防控过程中需要平衡用力,共同推进。疫情防控工作到了关键时期和吃劲阶段,要更加强调统筹疫情防控和资源保障工作,确保各类资源“有储备”、“调得出”和“用得好”,避免因物资和资源保障不到位而影响防控的效果和质量。尤其是要统筹疫情防控和民生工作,做好群众基本生活保障和生活物资供应,保障好群众看病就医需求等。

    六是从技术准备来看,要进一步发挥数字信息技术的作用,让技术赋能风险识别、研判、沟通和辅助决策等环节,提高疫情防控工作科学性和精准性。

    在疫情防控中,大数据、人工智能和云计算等数字信息技术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如健康码、核酸码、行程码等工具在风险人群识别、核酸筛查和管控措施落实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助力疫情防控工作有效推进,大大提高了疫情防控的精准性和高效性。在统筹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应进一步发挥技术赋能作用,除了深化应用于原有的核酸检测、流调、隔离转运和社区管控等重点环节外,应加快提升“场所码”“数字哨兵”的覆盖面和使用率,发挥数字信息技术在恢复社会常态和疫情防控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作者为中共上海市委党校公共管理教研部主任、教授


    转载请注明来源“上观新闻”,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上一页:新华全媒+丨打赢保卫战,上海五月天 下一页:今天,缅怀在北约轰炸中牺牲的3名烈士!
    全部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