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页客服,欢迎咨询
    联系我们
        工作时间
    • 周一至周五:09:00-17:30
    • 周六至周日:10:00-16:00
    任性的汇率
    2008-04-04 08:11:29 920
  • 收藏
  • 管理
    美国财长汉克保尔森周三来到中国的时候,并没有收到那份在很多人看来毫无悬念的礼物。人民币汇率没有破7。不过,美元兑人民币的汇率在7.01之上的徘徊似乎只是个意外。甚至在中国中部城市的一些酒店,1美元已经兑换不到7块钱人民币了。 

    不是没有这样的先例:在美国财经高官访华前夕,人民币升值速度会突然加速,一些媒体人士认为这颇有象征意义,这也是很多人相信,保尔森访华期间,人民币汇率破7可能性非常大的理由。不过,过去几天美元走强,美元兑换人民币始终徘徊于7.01之上,就好像一个任性的小孩,就是不按照你预想的方式行事。 

    这样的情况过去也出现过。有些时候外界指称人民币汇率形成单边升值预期,但是在外汇市场可能出现的情形却是,几天之内人民币一路出现贬值情形。众多的分析师预计,3月末人民币汇率铁定破7,但是这似乎只是一个预支了的愚人节游戏。 

    当然,只有当事情出现某种戏剧性的时候,才显得更有新闻价值。这是人们乐于将保尔森访华跟人民币汇率破7联系起来的原因。抛开这些来看,人民币加速升值似乎已没有什么意外。如果按照今年前两个月的升值速度计算,2008年人民币升值速度将达到14-20%,这要比最大胆的投行分析师的预测还要快。之前,渣打银行的分析师王志浩曾预言,人民币今年的升值幅度将达到15%。 

    但是,如果我们将之前的种种预言推近到现在,就会发现,我们很难将现实与他们联系在一起。在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之前,很多人相信人民币一次性升值应该达到20%。且不说这些数据依据何来,从现在的情形来看,人民币累计升值幅度接近20%,这是否可以说人民币已经接近升值的临界点?去年,美中经济安全审查委员会的报告说,人民币被低估了10%,如果他们的估算是准确的,今年人民币是否就不该加速升值?或者想得更远一些,人民币明年是否会面对贬值压力? 

    人民币汇率破7被看作一个关键的心理点位。这种关键在于,中国需要更准确地把握升值对于中国经济的影响。过去泛滥于经济学界的种种估计,有多少是经得起推敲的?而当人民币已经升值近20%的时候,不同产业出现的应急反应到底如何?他们的承受能力还可以持续多久,持续多大强度的升值压力?仅仅从理论上加以探讨显然是不够的。 

    这确实体现了汇率的任性个性。但是很显然,过去很多人都忽视了这一点。汇率的任性在于,它不大可能永远依据某一方的理想方式运动,如果强制性地让它沿着一个轨道行进,必然要付出代价。但是如果我们认为可以预计其合理水平,也很可能出现意外。因为经济现实很难设想,尤其是当多种因素同时发生作用的时候。 

    至少现在,将某些重任完全加之于汇率之上,恐怕有一些困难。比如说通货膨胀,通胀压力下,汇率的提升确实可以降低一些进口大宗商品的价格,从而适度减轻通货膨胀压力。不过中金公司的研究表明,假如人民币有效汇率升值10-15%,消费物价指数(CPI)半年后仅会减少0.2-0.4%,而在三年后累计下降1.5—3%。 

    再比如出口。人民币升值也曾被看作减少顺差的一种有效方式。不过出口顺差在2008年也可能因外部需求放缓而减少,如果人民币持续升值、出口退税继续降低或者取消,加上外需减弱,中国出口产业面对的是什么样的压力,他们能够承受多少,有谁可以说得清楚?如果无法说清楚,又如何准确评估人民币升值的力量? 

    现在,对于人民币汇率的争论不比汇改前的2005年更少。不过相比于2005年,中国人显然更清楚地看到了升值对于生活和经济的影响,这种影响变得显性和可测。或者可以说,我们对这个任性的家伙已经多了几分了解,,过去那些预言已经到了可以检验的时候了,无论他们真实、偏狭或者荒诞。这时候,我们应该有机会了解汇率的真正个性,以及今后对我们的影响。 



    上一页:对外开放更应对内开放 下一页:江泽民:石油市场影响经济安全
    全部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