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页客服,欢迎咨询
商圈信息
      商圈信息
  • 圈主:笛声悠扬
  • 粉丝:4 人
  • 人气:811 关注度
      联系方式
  • 电话:
  • 地址:嘉定区迎园路
金融时报:视中国为机遇是正确态度
2010-11-04 22:20:39 221
  • 收藏
  • 管理
        英国《金融时报》7月12日文章,原题:中国崛起为英国经济注入活力

        对于中国的崛起,我们应该感觉到威胁吗?我的同事马丁·沃尔夫把这个国家比作全球最大的蚁穴,它毫不停歇的发展令人眩晕。在过去一年,中国的出口增加近一半,这在华盛顿政坛激起轩然大波,同时中国的工人正敦促雇主和政府,别把中国廉价劳动力视作理所当然。不管你用多夸张的词语来形容中国,它都会一一赶超。(我在2005年出版的《卧底经济学家》一书中,列举了许多有关中国的统计数据,但中国增长的步伐让它们化为碎片。)

        近来最惹人瞩目的中国数据,来自菲利浦·勒格兰的新书《余震》。书中称,如今中国每6个小时的出口,相当于1978年全年的出口。消费者得以享用更廉价的商品,但如今世界各地企业都必须与“中国价格”竞争。人们很难不对这个新超级经济大国感到紧张。

        当然,中国也代表着商业机遇。彼得·曼德尔森曾引用19世纪一名评论家的话说,“如果每个中国人的衬衣下摆都加长1英尺,英国的纺织厂就得纺上整整一年”。近期在曼彻斯特举行的企业领导人聚会上,这种19世纪出现的情绪变得强烈起来。与会企业家担心经济低迷和银行收紧银根———而关于中国呢?他们从不担忧:中国被视为一个重大机遇,即使衬衣下摆不再是曼彻斯特最主要的出口商品。

        这是正确的态度。这并不是说在中国经商很容易。(事实上并不容易,即使是对中国人来说也是如此。)但机会是存在的,而且越来越大。

        有一点需要说明的是,中国崛起给我们的经济注入了活力。有一个简单的经济模型可能会说明这点。假设英国有800万名工人在生产螺母,单位时间产量为800万颗,同时有400万名工人生产螺钉,他们的生产效率较高,同样时间内可生产800万个螺钉———总共有1200万名工人,生产800万套螺钉螺母。这时中国人来了,提议以每2颗螺母交换一个螺钉。于是英国螺母行业倒闭,失业工人转而受雇于螺钉行业。如今,1200万名工人的总产量为2400万个螺钉,当中1600万个留在本国使用,其余用来换中国的螺母。每个英国工人仍然有工作做,而英国经济中所有的螺钉螺母是以前的2倍。

        这是经济学教科书上众所周知的用来解释贸易收益的大概计算方法。教科书大体是正确的,但也忽略了许多问题,特别是受到剧烈冲击的工人们不得不设法转行。不过,在这类描述中,一向没有言明的是国内企业之间的竞争。愤愤不平的螺母行业或许会宣称,中国廉价商品的竞争抢走他们的生意———现实中的确有这样的抱怨。但是,他们也遭到本国高效的螺钉行业的排挤。

        假如有人发明了一种机器,能把一颗螺母变成两个螺钉,或者把两个螺钉变成一颗螺母,整个故事也不会发生任何重大变化。螺钉行业不会把螺钉出口到中国,而是会把它们倒进这种机器里面。螺母行业依然会倒闭,而螺钉行业依然会扩张。这是贸易中难以发现的一面。中国并不是与英国企业竞争,而是在改变英国企业相互之间的竞争环境。
    推广链接: 综合游戏 综合游戏 采集软件


    上一页: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的挑战和机遇 下一页:上海金融业发展应把握三大机遇
    全部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