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页客服,欢迎咨询
商圈信息
      商圈信息
  • 圈主:zhujp
  • 粉丝:2 人
  • 人气:1685 关注度
      联系方式
  • 电话:021-59997393
  • 地址:上海嘉定区华亭镇澄浏公路与高石公路路口北侧
2008年中国区域金融运行报告
2009-05-28 02:53:44 3680
  • 收藏
  • 管理
    农业保险公司签订三方协议,由保险公司对贷款大户种、养殖业提供保险,保险费分别由财政、贷款大户和贷款银行按比例分担,并将贷款银行作为保险第一受益人。安徽金融机构推行该项信贷产品还获得当地政府的财政支持。

      二、农村金融服务创新情况

      为有效满足农村金融服务需求,全国各地区涉农金融机构以银行卡业务为依托,升级软硬件系统,实现银行卡“通存通兑”功能,并针对农村金融服务需求特点进一步扩充银行卡功能,不断提升农村金融服务的质量和效率。针对部分乡镇存在农村金融服务真空问题,中国农业银行吉林省分行、重庆分行开展一系列金融服务创新试点工作:一是推出“乡镇自助银行+流动客户经理组+社会协作”的农村金融服务新模式,延伸金融服务半径。二是推行信贷业务调查、审查、审批“一站式”办理,提高金融服务效率。三是依托于“金穗惠农卡”,围绕现代特色农业产业链条和连锁农资公司,打造和完善用卡环境,解决农户用卡难问题,实现惠农卡客户市场整体覆盖,贷款、代理、支付功能整体覆盖。

      三、农村金融组织创新情况

      中国农业银行围绕“三农”服务加大组织创新力度。在中国人民银行和银监会的指导下,中国农业银行再造组织架构、业务流程、资源配置和绩效考核等机制,开展“三农”金融事业部试点,实施“三农”信贷业务分层审批及独立审批人制度,强化营销职能,实行专业化经营。如中国农业银行重庆分行开展“三农”金融服务和事业部制改革两项试点工作,统筹管理和指导“三农”业务;在农业大县开县试点推进县域“三农”业务体制改革。农信社改革加快推进。截至2008年末,全国共组建农村商业银行22家,农村合作银行163家,组建以县(市)为单位的统一法人机构1 966家。新型农村金融组织加快发展。2008年,贷款公司、小额贷款公司、村镇银行、农村资金互助社等四类新型农村金融组织相继组建,金融支持“三农”的力量进一步加强。江苏成立村镇银行3家,小额贷款公司23家。山西小额贷款公司试点目前已扩大到7个地市、29个县(市),总共设立57家小额贷款公司。

      农村金融创新虽然取得长足的发展,但与潜在的农村金融需求相比,仍存在不足之处。一是创新的广度与深度不足。农村金融创新主要集中在信贷产品创新方面,中间产品和服务创新较少。同时,信贷产品同质化较为严重,在规模和期限上与农户现实生产需求也还有一定差距。二是风险分散机制不健全。保险覆盖面较小。大多数省农业政策性保险仅覆盖了能繁母猪、水稻等少数品种。三是担保体系不健全,县域担保公司普遍存在着担保资本金少、担保比例低、担保费用高、农户寻求担保困难等问题。四是政府对农村金融创新的配套扶持政策较少。今后应进一步推动农村金融创新的发展,继续完善风险分散机制,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积极培育、完善农村金融体系,鼓励各类金融机构开拓农村市场。

      二、各地区证券业

      2008年,我国资本市场强化基础性制度建设,资本市场改革继续推进;证券市场直接融资额与交易额均明显减少;债券融资额增长;期货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市场交易非常活跃。

      (一)上市公司数量略有增加,债券融资能力明显增强

      2008年有75家企业在境内发行上市,其中,中小企业69家,占新增上市公司的92%,有力支持了中小企业发展。截至2008年底,我国上市公司总数达1625家。年末,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国内上市公司数量占全国的比重分别为58.6%、15.9%、18.3%和7.2%(见表5)。各地区上市公司债券融资额均比上年有所增加,2008年,有30家上市公司发行公司债券998亿元,占再融资总额的43%,是上年的2.4倍;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上市公司债券筹资额分别比上年增长82.8%、0.4%、81.1%和110.8%。上市公司资产质量得到显著提高,在《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等规章的支持下,全年171家公司通过并购重组向上市公司注入优良资产3272亿元。

      (二)证券交易额明显减少,机构投资者经营日趋规范

      各地区证券市场交易额明显减少。2008年,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所有证券经营机构代理股票和基金交易额同比分别下降8%、37%、40.7%和70.1%。受股票市场持续调整影响,证券机构经营效益明显下滑。各地区基金业稳步发展。东部地区基金公司为63家,比上年增加18家;西部地区基金公司为3家,与上年持平;中部和东北地区仍没有设立基金公司。基金公司风险准备金比例提高。全年89只基金完成募集,基金份额比上年增加2819亿份。2008年末,60家基金公司管理的464只基金(不包括QDII基金)资产净值1.89万亿元,比上年下降41%。

      (三)期货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市场交易活跃

      期货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上海、大连、郑州三家期货交易所商品期货全年成交量为13.6亿手,成交金额为71.9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87.2%和75.5%;从成交量看,上海、大连和郑州期货交易所全年成交量同比分别增长63.9%、72.0%和139.2%;从成交金额看,上海、大连和郑州期货交易所全年成交金额同比分别增长24.8%、130.5%和162.9%。各期货品种运行平稳,其中,白糖(资讯,行情)、铜、大豆(资讯,行情)、豆粕(资讯,行情)、天然橡胶(资讯,行情)等品种成交相对活跃;同时,上海期货交易所推出了新的黄金期货交易品种,全年成交额达到1.49万亿元。

      (四)黄金需求增加,交易量大幅上升

      2008年,国内金价与国际金价走势基本一致,由于国内黄金市场以实物为主,投机性交易所占比例较低,价格弹性略小于国际市场。上海黄金交易所全部黄金交易品种累计交易量为4463.8吨,较上年增加2635.6吨,增幅为144.2%。黄金市场投资功能不断提升,递延产品交易量增速较快,黄金投资持续成为关注热点。

      三、各地区保险业

      2008年,我国保险业积极参与抗击特大自然灾害,稳妥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加强监管,防范风险,保险市场保持了平稳较快增长。

      保险业务实现较快增长。2008年,保险业实现保费收入(指原保险保费收入,下同)9784.1亿元,比上年增长39.1%。分地区看,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保费收入分别增长31.7%、54.5%、45.2%和45.8%,同比分别提高7.2个、28.6个、15.3个和30.3个百分点。东北和中西部地区保险业务收入增长较快,保险业发展区域结构更加协调,全国31个省保费收入增速均在16%以上,15个省市的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财产险业务保持较快发展。2008年,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财产险保费收入分别增长44.1%、68.6%、17.3%和14.5%;与上年相比,东部和中部地区增速分别提高23.4个和36.4个百分点,而西部和东北地区增速分别下降28.3个和20.4个百分点。机车险业务受汽车销售下滑影响增长放缓,保费收入同比增长11.3%,增速较上年下降18.1个百分点。

      人身险业务结构出现新变化。2008年,针对上半年寿险投资理财类业务发展过热现象,保监会自2008年8月开始推动寿险产品结构调整,大力发展意外伤害保险、健康保险、养老年金保险、定期寿险等城乡居民有着迫切需求的保险产品。

      保险赔款和给付支出继续增长。2008年,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各项赔款和给付支出分别


    上一页:2008年中国区域金融运行报告 下一页:2008年中国区域金融运行报告
    全部评论(0)